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逛吃逛吃”民博会 贵州非遗美食人气爆棚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江婷婷 见习记者 李兰松

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旷光彪


  花溪牛肉粉、肠旺面、贞丰糯米饭、丝娃娃、水城炵锅、织金荞凉粉、酸汤砂锅粉、恋爱豆腐果.......10月25日,在2019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非遗饮食体验展示区内各式小吃琳琅满目,人潮涌动。


11.jpg


22.jpg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但也难得一次就能吃到那么多特色小吃。”正在吃着遵义豆花面的罗光告诉记者,民以食为天,借助民博会这个平台,希望贵州的美食被更多人认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贵州,喜欢贵州。


77.jpg


44.jpg


  贵州地方小吃多达千种,市面上常见的有200余种。这些小吃各有其制作特点,各有其色、香、味、形,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其中,诸多在街头巷尾常见的小吃还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就发布了贵州十大名小吃。


66.jpg


  【相关链接】


  第十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布的贵州十大名小吃


  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选用上等黄牛,精制米粉,多髓牛骨,熬成鲜浓原汤,加上爽滑的蒸气米粉,配以醇香的牛肉,添上开胃的泡酸菜,点缀以新鲜芫荽,加上贵州特有的香炒辣椒面,一碗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牛肉粉跃然呈现。花溪牛肉粉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品味以外,喝上一碗香气诱人、鲜味浓郁的牛肉原汤也是一种美味的享受。


  肠旺面:

  肠旺面是贵阳早餐中必备的名小吃,以独特的风味欢迎省内外的过往宾客,也是贵阳名小吃之最。肠旺面又称肠益面。清朝同治年面即在贵阳上市。清末民初,有贵阳人苏德胜改进质量,以面猪大肠、血益、肉燥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20多种,精细操作,遂发展为名小吃。


  贞丰糯米饭:

  贞丰糯米饭是一种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地方风味小吃。先将选用的上等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用现火现炼的猪油炒好装铁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经数十道工序,要吃的时候,上碗时,切肉成薄片盖糯米饭上食用。贞丰糯米饭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道爽口,堪称贵州独特的传统美食。


  丝娃娃:

  丝娃娃得名是因为它猛一看颇似产房里初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烙成的薄饼,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腥草)、糊辣椒等,吃的时候再注入酸酸辣辣的汁。“丝娃娃”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在入口的瞬间一股清凉沁入心脾,加之营养健康,深受当地贵州人的喜爱。


  米豆腐:

  米豆腐作为小吃呈现在历史舞台已有几百年,贵州的米豆腐其中最有地方特色。贵州米豆腐大都是用清水浸泡大米至发胀,然后打成米浆加入石膏灰或其他碱灰熬制而成,冷却后方能食用,是炎热的夏季食用的最佳小吃之一。


  水城烙锅:

  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后,烙锅以地摊的形式出现在了水城街头。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侧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等。


  遵义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是遵义人的一种独创。面条上盖着一团雪白的豆花,面条浸在豆浆之中。豆花面配料,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加辣椒水碟,辣椒水有讲究,有素、荤两种,素椒配有五种保密的佐料,荤椒还配有瘦肉丁、鸡肉丁、花生米、等,其味鲜美,将豆花与面挑入辣椒碟中吃。


  织金荞凉粉:

  传说,平远(今织金)有一知府因常年办公劳累,茶饭不思。正在此时,伺从说城东有一人家,卖的荞凉粉很有名气。师爷立急派人去买了一碗荞凉粉来尝尝,越吃越有滋味。不知不觉竟把一碗荞凉粉吃得干干净净。第二天,知府又吃了满满一大碗。几天过后,知府竟然精神焕发,食欲大增,病愈如初。为感谢这家荞凉粉的治病之举,知府派师爷去邀请这户人家的大儿子来衙门当差。这家大儿子连连摇头,憨乎乎地笑着说,“我斗大字不识一个,当不了差事,我喜欢在家卖荞凉粉喽!”知府便送这家大儿子荞麦二十斗。这事渐渐传开以后,许多人登门拜这家为师要求学做荞凉粉的手艺。后来,销毁成了远近间名的“荞凉粉王”。


  酸汤砂锅粉:

  酸汤砂锅粉以汤浓味鲜、绝佳的口味让食客喜爱。现在有些酸汤砂锅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秘料,使得酸汤味更浓郁,香浓而不油腻的口感着实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地方,酸汤砂锅粉绝对是受欢迎的美食,原因正是在于砂锅粉在食用的时候砂锅端上桌之后还会热腾腾的,酸汤上下翻滚如同火锅般的享受。


  恋爱豆腐果:

  抗日战争时期,贵阳彭家桥附近有张良元(又称张华峰)夫妇,以摆摊为生,用康壳火烤豆腐果卖,辅以酱油辣椒醮水,风味独特,生意极好。食客中以青年男女居多,因吃豆腐果发展到谈恋爱,遂成街头巷议流传的佳话。张姓豆腐果也有了“恋爱豆腐果”这一名称,日后发展到全市,成为贵阳名小吃。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