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蝗虫“飞上”餐桌!贵州苗岭侗乡有了脱贫新产业

  蝗虫特写。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剪去翅膀,清水洗净,起锅烧油,油温滚烫时入锅炸至颜色由褐变红,再辅以调料入味,随后起锅装盘,一道酥脆可口的油炸蝗虫就做好了。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历来有吃蝗虫的传统。“每年收玉米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村民都会去捉野生蝗虫,一些村民能卖几千块钱哩。”黔东南州黄平县万丰村村支书袁金华说。


  炸好的蝗虫外壳酥脆,内里软绵,富含蛋白质。对于来到苗岭侗乡的游客来说,这是一道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而在袁金华眼中,蹦蹦跳跳的蝗虫不仅是一道美食,还是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蝗虫生存温度在25到45摄氏度之间,由于气候原因,野生蝗虫每年最多只能捕捉两批。为了提高产量,头脑灵活的袁金华开始琢磨利用大棚规模化养殖蝗虫。


  大棚里,蝗虫铺满地。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袁金华算了一笔账:一个9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能养四茬蝗虫,大约400斤,按市价每斤40元计算,一个大棚每年毛收入16000元,利润约六七千元,一亩地一年净利润超过3万元,亩产值高于其他传统产业。


  2018年,万丰村争取到110.8万元扶贫资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蝗虫养殖合作社,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入股,逐年递增分红比例。“项目共覆盖了贫困户56户175人。”袁金华说。


  目前,万丰村共搭建了80个大棚,部分采光好的大棚用来养殖蝗虫,剩下的则用来种植蝗虫的口粮--墨西哥玉米草。


  产业和规模有了,袁金华开始琢磨怎么把蝗虫卖出去。他不断到周边县市的餐馆让人免费品尝、介绍烹饪方法,这道地方特色美食端上了越来越多的餐桌,一项新的扶贫产业也渐渐发展起来。


  炸好后的蝗虫外壳酥脆,内里绵软。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村民黄寿银是养殖基地的技术员,原本在广东务工的他,听说家乡发展起了红火的蝗虫养殖产业,决定回村就业。


  “去年6月份到现在一共收了四茬蝗虫,总收入有50多万元。”袁金华说。合作社将拿出一部分收入给贫困户分红,“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分红比例是逐年增加的,以后还会更多。”

(责任编辑:赵飞羽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