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从种粮“糊口”到种花致富

【秋后坝区传捷报】一花引领 麻江坝区菊花正艳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靖晓燕  见习记者 邓杰 刘苏颉


  10月13日,秋阳灿烂,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


  在麻江县卡乌药谷江村菊花园内,卡乌村村民杨光梅刚以30元的价格卖出去一盆菊花,马上“第二笔”生意就来了,看着娇嫩鲜艳的菊花,杨光梅喜上眉梢。


  自2016年5月引种试种到2019年,麻江县菊花面积从原来的160亩已发展到2000亩,从种粮“糊口”到种花致富,借助坝区,麻江县菊花产业的快速成长,已发展成为麻江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麻江县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县,在菊花种植技术方面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建设规划设计、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让麻江县菊花产业能健康快速发展。


  菊花观光产业,正渐渐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麻江县菊花种植区域从原来的卡乌药谷江村一个点核心区辐射到麻江宣威、龙山、杏山、金竹、贤昌5个乡镇。菊花系列从原来的单一国庆金陵小菊系列增加为早花国庆金陵小菊系列、中花钟山系列、晚花传统菊系列、鲜切花系列、食用菊系列5大系列,品种从原来的十几个品种发展到现在500余个品种。


  在卡乌药谷江村菊花园内人头攒动,700亩五彩斑斓的观赏菊竞相开放,菊花黄如金、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让人目不暇接,“惹得”园内游客争相合影。


  来自广西河池的游客艾毓林多次来贵州旅游,这次来贵州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卡乌药谷江村菊花园。“我也是由朋友介绍来的,第一次来这里,真的很漂亮,这么大的菊花园很少见,菊花开的五颜六色,拍照发到朋友圈马上就有很多人询问这是哪,感觉不虚此行。”艾毓林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带上家人一同前来。


  据了解,从2016年药谷江村观赏菊开园以来,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迅速提高,园区门票等综合总收入600多万元,带动旅游综合增收2000多万元,拉动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


  菊花餐饮、菊花深加工产品及周边农副产品供不应求,每年的“赏菊季”成为继“蓝莓文化节”之后促进麻江县“一二三”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经过四年的发展,麻江县菊花产业逐步形成了土地入股分红、园区服务收入、旅游经营收入、“特惠贷”入股抱团发展、直接参与种植等六种利益链接模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麻江县农业局副局长金德标说。


  当地村民转变发展思路,靠花吃上旅游饭,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卡乌村贫困户王庆菊从2019年开始到菊花园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菊花园大棚内为培育的菊花浇水、移栽、卖花,说起现在的工作,她很满意。


  “每天收入80元,每个月加上加班工资能达到2800左右的收入,以前种苞谷,一年收入1万都没有,家里5口人,吃、用下来就没有剩的了,现在拿家里的4亩土地入股,自己又在里面打工,算下来我和丈夫一年能赚5万元。”王庆菊笑道。


  借助产业东风,收入提高了,就有余钱来做其他事。今年,王庆菊家正在开始修建新房子,一家人的日子,也有了新的盼头。


  麻江县菊花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国有公司花之韵公司负责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负责发动群众、土地落实、代收产品,农户负责按照公司和合作社要求进行生产,农户管种,公司管销,一些列流程,只为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杨光梅家住卡乌村,2017年到菊花园务工,从事栽花、打扫、卖花等工作。当天,她在菊花园内卖出了10多盆菊花,客人络绎不绝,连与旁人说话的闲功夫都没有。


  “我现在在园区一个月收入2200元,每月休息四天,以前在家种红薯、玉米、花生,只能够温饱,现在我在菊花园里打工,丈夫在菊花园当保安,每月收入2400,工作稳定有假期,收入有保障,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可以。”杨光梅说,就算是平时能休息,他们都选择在园区里加班,用她的话来说,“在家也没事做,还不如继续来上班,还有工资。”


  据了解,麻江县菊花产业土地入股的村民,2017年每亩保底分红1200元,每5年递增200元;菊花园平均每天雇用卡乌本地劳动力50人参与除草、翻土、去顶、洒水等工作,每季工作时间约50天,每人每天80元,一个劳动季可增收4000余元;旅游季节约有20户参与饮食、零售等经营,平均每户增收10000元。


  卡乌村19户贫困户入股95万元到合作社参与公司经营,按8%保底分红,每户年增收4000元;异地“特惠贷”入股参与分红,宣威镇其他15个村442户以2210万元“特惠贷”入股合作社参与园区项目建设抱团发展,使资金变股金,按8%保底分红,每户增收4000元。


  一花引领百花香。麻江县通过菊花产业之路,让菊花产业快速成为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在菊花园内,村民抱起一摞摞菊花,在夕阳里洒下一地“金银”,脸上写着丰收的喜悦。(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