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美丽乡村处处是

“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助力黔西南试验区乡村振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林 杨雯


纳汪古寨(王精 摄).JPG

安龙纳汪古寨 王精 摄


  “峰会为具有不同教育、经济和文化背景,并且经验丰富的各类人士,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最佳平台。”在谈及自己对万峰林峰会的印象时,肯尼亚公共服务部青少年发展中心负责人欧博飞表示,“通过峰会大家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了解贵州,了解黔西南。中国政府的减贫成就令世界赞叹,在贵州,在黔西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如此重视减贫,令人敬佩。”


  凝聚智慧促发展


  聚力量,献良策,搭平台,促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国际化高端峰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万峰林峰会紧扣主题开展了300多场活动,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5000多名嘉宾、2000余名新闻媒体人员齐聚黔西南,共话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山地旅游、乡村振兴等时代课题。


  回顾历届峰会,从第一届的”民生与民声——中央1号文件与百姓关注,中国美丽乡村构想与机遇”,到第六届的“聚焦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六年来,峰会始终关注时代课题,紧扣乡村和地区实际,广聚智慧为黔西南试验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六年来的努力,目前万峰林峰会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广阔、包容、高端的交流合作平台。峰会在理论研究、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成立了中国美丽乡村发展联盟、美丽乡村电视联盟、发表了“万峰林峰会宣言”、发布了《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发展绿皮书》……在探索如何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品牌、推进山地旅游发展、助力地区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广泛凝聚了各方智慧,成为推动黔西南试验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破解‘三农’新难题上,峰会聚集了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欧美同学会等力量,有效实现了思想碰撞、智慧聚集、项目合作,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认为,万峰林峰会已成为探索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地方发展建设的新途径,已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黔货出山”为农村地区的山地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打开了大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图为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远景(潘豪健 摄).JPG

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远景 潘豪健 摄


  美丽乡村展新颜


  “峰林起伏稻花香,最难忘却是家乡”。每一个去过万峰林的客人都会对那里满目的村景念念不忘。踩着斑驳的石头路踱步进入峰林脚下的纳灰村,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居和质朴纯净的乡村气息让人沉醉,在这里有乡村独特的乡愁。


  黔地多山,青山绿水处处是;山村“变脸”,美丽乡村展新颜。


  黔西南的美丽山川、峰林峡谷、高原湖泊,曾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人”,并未给当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美丽的贫困一度让当地人吃够了苦头。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坐拥美丽山水资源的黔西南一跃成为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宠儿”,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一跃”背后其实并不简单。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人居环境杂乱,服务意思淡薄,接待能力不足……为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快车,黔西南依托万峰林峰会等平台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围绕乡村振兴、旅游富民、脱贫攻坚等课题提出并实施了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措施,通过道路建设、优化垃圾和污水处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方式推动乡村面貌革新。


  通过峰会的持续举办,黔西南一方面吸收了更多外界智慧,为自身发展凝聚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向四海宾朋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之美、山地之美、乡村之美,实现了全域山地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以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旅游在黔西南大地上流行起来。


  从兴义纳灰村到贞丰纳孔村,从兴仁鲤鱼坝到册亨陂鼐布依古寨……一个个散落于黔西南大地上的美丽乡村编织成一副精美的山水画卷,令每一个来到黔西南的客人都为之陶醉。(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