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东西部扶贫协作·铜仁】张家港•沿河:整村帮扶 产业致富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中迪 见习记者 白春霞


  10月22日清晨,秋雨过后,群山环绕的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山顶云雾缭绕,草木茵茵,山脚下的有机农业产业园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把土堆到腰部的高度,是为了让草莓更好的生长,增加草莓的产量,我们把这项新技术运用在高峰村,就是为了增加草莓产量。”草莓大棚里,苏州市张家港市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队长朱洪伟给当地村民讲解到。


WechatIMG64.jpeg

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队长朱洪伟和帮扶队技术人员祁男在草莓产业园里查看草莓长势


  2018年3月,在东西部协作浪潮的推动下,作为善港村农业公司的党支部书记,朱洪伟被选派到高峰村长期驻地,结对帮扶当地百姓。


  “一年多没有回家了,今年春节都是在这里过的。”朱洪伟说,除了像他一样需要长期驻地的另外两位队员,帮扶队每批15人,2个月一轮换,至今已是第十批,达150余人次。


  据了解,在善港村的大力扶持下,帮扶队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善港村农业公司选派,无偿提供技术支持,最大限度降低了经营风险,提升了管理水平。


IMG_20191022_110306.jpg

高峰村村民刘永芬在葡萄大棚里务工


  高峰村是沿河自治县的深度贫困村,全村辖3个村民组,共有147户5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0户199人,目前尚有未脱贫人口26户96人,贫困发生率为17.1%。


  受自然条件影响,该村资源贫乏,经济极不发达,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寨,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来获得经济收入。


  “我们千里迢迢跑到这来,就是为了让高峰村摆脱贫困,走上产业致富路。”朱红伟说,产业园建成前,这里一片荒芜,石漠化严重,全村没有一块整片的土地,村民靠种玉米、红薯为生,高峰村“十年九不收”的农业现状,更加坚定了他驻村帮扶的决心,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IMG_20191022_112620.jpg

高峰村试种成功的特色农业产品


  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创造性借鉴善港村经验,实施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品牌化销售的管理模式,同时,推动基层党建、文化教育、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协作,推动“整村帮扶”,全力打造张家港·沿河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东西部扶贫协作“善港模式”。


  2018年12月,200亩有机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分别以经果林、设施农业区、露地种植区等五个板块,因地制宜发展灵芝、果树、优质蔬菜等高端产业项目,今年产值预计达到350万元。


IMG_20191022_114531.jpg

善港村帮扶共建的产业园区外景


  “以前光靠种地太穷了,没办法才出去打工挣钱,工作辛苦不说,还离家远。现在好了,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和在广州的玩具厂打工没啥区别。”今年49岁的高峰村村民黄军霞,去年9月返乡后,常年在产业园打工,每天可以拿到70元工资,每年增加上万元工资收入。


  如今,像黄军霞一样的人,在高峰村还有很多,这些家门口兴起的产业,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和务工。


  “高峰村的发展最主要还是靠年轻人,只有把年轻人也吸引回来发展产业,产业致富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高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鲁黔说。


  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善港模式”,驻高峰村帮扶工作队未来将全力打造一批从种植、管理、收割、销售全都会的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带领高峰村集体和老百姓发展产业,使之既有快速增收办法,也有长远发展后劲。(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