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江西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在抚州欣赏《寻梦牡丹亭》感受江西深厚人文底蕴,在弋阳江廖肖国际文学村见证江西秀美乡村建设,在婺源篁岭古村体验江西民俗文化……10 月 17 日至22日,参加第25 届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会暨“70 年看变化赣鄱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嘉宾, 先后来到南昌、抚州、上饶,深入城市、乡村、景区,体验江西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的加速度。



  跟着文化去旅游


  夜幕降下,好戏上演。10月18日晚,抚州市文昌里老街,一场大型游园实景剧《寻梦牡丹亭》让观众大开眼界。古代亭台楼阁与现代全息数字影像技术结合,将汤显祖《牡丹亭》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完美重现。除了舞台的艺术呈现,你也可以在白天去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隆万寿宫”内的古戏台听地方戏,在中国戏曲博物馆体验古今中外的戏曲文化,在修旧如旧的老街行走,感受江西跳动的文化脉搏。



  而在上饶市婺源县,同样将文化大戏搬上舞台,上演了一场婺源人寻找“梦里老家”的故事。《梦里老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70分钟,以乡愁为主题,以婺源山水为载体,以小桥流水人家为剧情,用最绚丽的灯光、最震撼的音乐,展示了千年徽州商贾文化、书香文化、茶文化、耕读文化以及历史名人文化,生动演绎引来观众连连叫好。



  鲜活重现民俗文化


  农夫牵牛归来,商贩沿街吆喝,铁匠挥汗如雨……在抚州市金溪县竹桥古村,全村“复古式”展现民风民俗,让你感觉穿越回古代。



  这是江西对古村落进行活态开发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西古村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缩影。村民们身着古装,在古巷古建之间,还原明清时期田园牧歌、状元还乡、大碗茶、雕版印刷等场景。行走于古村石板幽巷,沿途可见村民或品茗听戏,或饮酒对弈,或沿街叫卖,更有古韵十足的茶吧、书吧、铁匠铺、中药铺、豆腐坊等。



  在婺源县篁岭,民俗文化的传承则与乡村旅游新模式融合,在保护古村落建筑、民俗、文化的同时,引入“晒秋”等现代乡村旅游新概念。在秋日的阳光下,色彩斑斓的晒秋、错落有致的民舍和不远的山峦交相辉映,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派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历史的沧桑与丰收的喜色融汇交融,画卷自然天成,令游客频繁拍照留下这精彩画面。



  而与篁岭相邻的江湾村,则将婺源县的传统民俗文化徽剧、傩舞、婚俗、茶道、豆腐架、板龙灯等融入景区。景区内的“婺源民俗博物馆”,拥有近万件藏品,有砖雕、木雕、石雕、明清家具、刺绣、金银铜器等多个门类精品,是一个时期婺源人雅兴情趣和意境追求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徽州古文化的缩影。


  挖掘传承红色文化


  江西不仅红色资源丰富,更是在挖掘、利用、传承红色文化上做足了功夫。走进金溪县后龚村,你不仅可以实地体验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此指挥“金溪战役”的场景,还可以吃红军饭,常思红军苦,常怀革命情。后龚不仅仅是红色的景区,同时也是集绿色、古色为一体的村落。绿色是因为周边的生态环境十分良好,群山环绕以及拥有着密林小道;古色则是因为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房子,历史悠久。而整个红色景区的打造也引入现代农业示范园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让农民稳赚,就地打工让农民好赚,综合发展让农民多赚”的目标。





  在上饶市弋阳县方志敏故居,以红色文化为核心资源,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同样得到蓬勃发展。“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如今,方志敏的这些愿望,正在他的家乡变成现实。


  青山原形、绿水原味、文化原真


  江西省努力探索青山原形、绿水原味、文化原真的“三原”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山水融合、与乡土民俗融合、与农耕生产融合、与全域旅游融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 促进了农业转型,推动了乡村振兴。2018 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3.6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3400 多亿元。全域旅游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全面开 花 ,江西的乡村 旅 游 基本实现了旅游业 从“ 零星分布 ”到“ 全域发 展”,并且模式多样, 准确把握了“旅游无处不在、体验无时不在、产业无所不在” 的发展趋势,可以说跑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加速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皓

来源:天眼新闻

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