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老廖啊,像棵金弹子”

——记松桃苗族自治县坝木村第一书记廖卫平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巍娥 见习记者 申云帆


  前脚还未踏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贫困户张经芝的哭声,还没等来看望她的驻村第一书记廖卫平开口,69岁的张经芝就带着哭腔说:她想去县城的敬老院看看。


  听到这,廖卫平也眼眶一湿:苦口婆心劝了一年多,老人家的门槛都快被他踏破了,都从没动摇过这位倔强的孤寡老人离开的决心。这一次,因为老人一场小感冒,转机竟来得如此痛快!


  回去的路上,细雨微斜,薄雾氤氲,伴着金弹子树的淡淡花香,廖卫平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像金弹子一样坚韧


  坝木村,有一棵金弹子树,树龄400多年,树形优美,每年3月,一树白花,花形酷似灯笼。难怪村民罗亨兵形容:“廖书记就像这树上的花,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不,罗亨兵去年那场车祸,至今行走不便,多亏有廖书记在,不仅指导他如何理赔,还多次上门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今10多万的赔偿款终于到账。廖卫平说:“为老百姓服务,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山里人,脾气犟,廖卫平没有退缩。第一次组织召开院坝会,村民就给他一个“下马威”。好几个村民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差点举起板凳打起来,一向温和的廖卫平没有丝毫惧怕,他猛一拍桌子,把在场的人都怔住了。从此,廖卫平因拍桌子而意外“走红”。


  “其实,廖书记一点都不凶。”罗亨兵说,即使他板起面孔不说话,那双会笑的眼睛,也会让人卸下一半包袱。通过一次次的院坝会,村民对干部意见少了,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坝木村地处半山腰,饮水一直是个大问题,因喝水引发的矛盾纠纷居高不下。廖卫平为此没少操心,他与工作队几乎翻遍全村的大山寻找水源,最终新修了4座“人饮工程”,彻底告别靠天喝水的苦日子。


  在金弹子树下,有这样一条标语:“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在廖卫平的号召下,村里的电通了、信号通了、连户路也通了。廖卫平的到来,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


  像金弹子一样顽强


  2018年3月,廖卫平任坝木村第一书记时,全村87户贫困户中还有一半未脱贫,贫困发生率7.49%,矛盾纠纷突出,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


  如何脱贫攻坚?廖卫平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子:“那就是做好政策宣传员,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像金弹子一样在任何环境都能顽强生长。”廖卫平坚定地说。


  其实,廖卫平刚到坝木村时,质疑声不断,村民们担心:这位说普通话的新书记,既听不懂贵州方言,又缺乏贵州农村生活经历,来了能干什么?在他之前的四任驻村第一书记,呆得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月,更何况他一个外地人。


  的确,村民的担心不无道理。廖卫平是江西人,40岁之前,都从未来过贵州,41岁任坝木村第一书记时,在松桃法院工作还不到一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外乡人。不过,廖卫平也有自己独特履历:南昌大学法学硕士毕业,极强的专业基础,让他处理起村里的大小矛盾,得心应手。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廖卫平没有一丝懈怠。没有办公场所,他在村小学的临时宿舍里办公,一住就是一年。听不懂贵州方言,他就天天泡在村民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尽快适应村里人的生活习惯。


  “刚来的时候,吃住行都不适应。”他平静地说,第一次走村窜寨,就不敢坐村里的三轮车去。他说在江西从没见过这么陡的坡,所以全村422户,他花了整整两个月,走烂了3双鞋,摔过4次脑震荡,他都没有因此休息过一天。


  像金弹子一样精准


  一晃,廖卫平在坝木村已经经历了两次金弹子树结果。金弹子树的果实酷似子弹,经久不落,而廖卫平的驻村工作,也像这树上的“子弹”一样精准。


  “廖书记知道我家板凳放在哪儿。”在贫困户樊正香的心目中,廖卫平早已成为了家人。每次去村民家调研,村民们都爱把他当自家人对待。


  的确,驻村一年多来,村里哪家有几个人在外务工、有几个学生、种了几亩水稻、哪家有人生病……廖卫平都了然于胸。


  “我们最怕廖书记走,人家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了我们尽心尽责,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樊正香感动地说,眼里噙着泪水。


  10年前的一次意外,樊正香腿部落下了残疾。廖卫平时常会来帮她做家务,不仅将她的房子粉饰加固,还帮她家打了一个新灶台。


  廖卫平发现,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许多村民对帮扶政策不了解。于是,他就晚上躲在家里学习,白天走访的时候向群众宣讲。现在,就连像樊正香这样从不出门的村民,对自己该享受的帮扶政策都了如指掌。


  驻村期间,廖卫平共写了五本驻村日记。在日记的扉页,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身入”基层才能“情牵”百姓。


  2019年7月,廖卫平不负众望,被评为了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前不久,张经芝打电话给廖卫平说,敬老院很好,她不回来了。


  坝木村多木,说起镇村之树,当地人都认为这棵金弹子树当之无愧。提起廖卫平,村民们都爱这样形容:“老廖啊,像棵金弹子!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坚韧、顽强、精准。”(责任编辑: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