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普定县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带领乡亲种韭黄 一心为民践初心

02_02_0843.jpg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彪


  在普定县白岩镇,传唱着这样一段花灯唱词:“石板房子泥巴路,大街小巷乱差脏。三窝苞谷栽下去,没有收入愁断肠。自从有了杨书记,韭黄村里大变样。党员群众齐上阵,一个好汉三个帮。村级公司走新路,田间地头种韭黄。油路修到家门口,家家攒钱盖新房。”


  近日,记者采访了唱词中的“杨书记”——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

  过去,韭黄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村民收入一直不高,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2016年,杨守亮任村党委书记后,村里情况逐渐有了转变。

  “我希望能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2016年杨守亮担任村党委书记时,向全村党员和群众许下的承诺。

  韭黄村素有种植韭黄的传统,“白旗韭黄”在当地小有名气,但种植分散零落,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要想全村经济搞上去,就要树立商品观念,就要把发展好韭黄产业当作重头戏来抓。杨守亮召集村干部,利用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克服落后守旧思想,勇于创新,敢下决心,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韭黄产业。

  目标已定,时不我待。杨守亮积极联系村里的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组建党员技术队,深入田间地头,定期开展韭黄种植技术交流会,提高种植水平,为脱贫攻坚打牢基础。同时,杨守亮带头组建销售队,为韭黄寻找市场,解决种植户及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有了知名度后,他开始精心谋划,扩大产业,做强品牌,带领韭黄村实行“支部+合作社+村级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致富。如今,韭黄村村级产业已初成规模,韭黄种植面积达6000亩。2018年,全村韭黄产量达4200吨,总产值为2500余万元,实现了产销一体化。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报酬等方式实现增收,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580元。

  “通过产业规模的壮大,我们村韭黄的名声越来越响,来买韭黄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自然越来越好了。”杨守亮告诉记者。

  如今,鳞次栉比的新房、蜿蜒向前的道路、生机勃勃的田野……彰显着韭黄村的新面貌、新气象。而杨守亮也怀着对这方土地的深厚感情,继续践行着入党的初心,诠释着一心为民的朴实情怀。(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