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答案天天有】看成就展,数“最”贵州︱“三线”老人与自己造的飞机

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杜延卿

王德隆.jpg

王德隆观看成就展


  “本想着搞完建设就能回山东老家,没想到在这儿待了一辈子。”


  10月18日,贵州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二楼展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低头默默看着墙壁上的一张黑白照片,许久未动,似乎回忆起了诸多往事。


  照片中一架战斗机正加速爬升,准备起飞,跑道一侧站满了观看的人群。“我当时就站在第二排,亲眼看着我们自己造的飞机飞起来。”这位老人名叫王德隆,祖籍山东,是原云马飞机制造厂厂长。而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9月18日,中国生产的第一架歼6Ⅲ型歼击机在〇一一基地双阳机场成功首飞。


  王德隆和这张照片的故事要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1956年,国际政治风云突变,毛泽东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当时咱们国家的工业都集中在东北,沿海一带,要是仗打起来,那工业设施就全毁了。”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包括王德隆在内的一大批优秀航空人才从富庶的沿海和繁华都市,背着背包,跋山涉水走进了自古就有“驿站之险远最苦者,莫甚于黔省”之称的蛮荒之地——贵州大山,贵州011基地也由此建立。


歼6Ⅲ成功首飞老照片.jpg

歼六-3型飞机首飞时的照片


  人到哪儿,设备就到哪儿。1965年冬,年轻的王德隆在火车上守着一台航空设备,从辽宁到贵州,穿越万水千山,摇摇晃晃地走了一个星期。下车后,王德隆才见识到什么叫“贵州大山”。


  “刚来贵州时条件很苦,没有路、没有车、没有电,厂和厂之间离的很远,我们经常白天一走就是三四十里的山路,晚上睡觉帐篷不够,就只能住牛棚、马厩。”王德隆告诉记者,当时的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厂区都建在山洞里,每次技术人员要开会,都要赶一天的路,等全部到齐时已经是晚上,没有电,就点蜡烛、烧煤灯,对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反复勘测,确保万无一失。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70年9月18日,巨大的引擎轰鸣声打破了贵州大山的沉寂,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架歼六Ⅲ飞机在这里起飞。“当时我们很高兴啊,外国人说我们工业水平低,造不出像样的战斗机,我们就造出来给他们看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德隆依然一脸兴奋。


  然而,这股高兴劲儿并没有持续多久。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央财政吃紧,无力继续支付飞机研发费用,飞机的研发工作一度面临困境。“当时全国的经济都非常困难,没有中央的拨款,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凭借着这股狠劲,通过自筹资金,终于在1985年7月研制出歼教-7并成功首飞,这也填补了中国没有高级教练机的空白。这两年,贵州在歼教-7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了歼教-9,并在今年10月1日作为受阅梯队参加了国庆阅兵典礼。


王德隆 (2).jpg

王德隆与最新型的歼教9飞机模型合影


  “国庆阅兵上看到我们自行研制的飞机,我心里很高兴。”讲到“自行研制”四个字时,王老特意加重了语气,接着长长的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几许自豪,也流露出一丝悲壮。


  54个年头,从一穷二白到领先世界,从山洞里一无所知地开始摸索,到今天将自己制造的飞机远销海外。如今,中国航空已经完全掌握了自我研发制造飞机的各项技术,而发展的背后是一代人一生的付出。


  当年轰轰烈烈的三线运动早已结束,当年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如今也已走向年迈,他们就如同树叶一般,奉献了一生,而后飘落在地上,不为人所知。


  有记者问王德隆,“您那个时代饭都吃不饱,还要研制飞机,不觉得苦吗?”


  “苦吗?苦!但苦了我们这一代人,你们这一代不就好过了……”


  像王德隆一样做出巨大贡献的三线工作者数不胜数,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成就了今天我们幸福安定的生活!致敬那些默默付出的工作者们!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