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马克俭的空间结构科研路:坐马车入黔,破贵州院士零历史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初秋的校园,薄雾隐隐。


  走进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一楼办公室,一张极大的办公桌位于中央,桌面上铺满了重重叠叠的图纸,一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拿着铅笔、三角板、丁字尺、圆规在制图板上绘制图纸。


马克俭(前左一)刚入校时和同事的合照。.jpg

马克俭(前左一)刚入校时和同事的合照


  这位老人便是贵州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兼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著名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马克俭。他扎根贵州61年,穷尽毕生精力,将“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梦想照进现实。


  一路向“黔”,在贵州“生根”


  “你看,这是我刚来学校时和同事的合照,左边第一个是我,那时候才20多岁,干劲十足,没想到这一晃眼61年过去了。”今年86岁高龄的马克俭用手抚摸着泛黄的老照片陷入回忆。


1961年,马克俭(左三)和同事在学校合影。.jpg

1961年,马克俭(左三)和同事在学校合影。


  1933年,马克俭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北岸一个叫马店的小山村。1958年他从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正赶上学校号召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由于他小时候因避难在贵州生活和求学过,同学便问,贵阳你去吗?他斩钉截铁地说,去!


  那时从长沙到贵阳没有直达汽车,他和其他30多名同学满怀激情和斗志,坐着马车一路向“黔”,颠簸了好几天才来到贵州工学院(现贵州大学)任教。从此,他便和贵州结下不解之缘。


  “我们刚来学校的时候,条件很艰苦,大家没有宿舍,就住在农民家,或在空地上搭帐篷。物资匮乏,我们就自己动手做,挖土烧砖共同修建“15m×15m砖砌无筋双曲扁壳”职工食堂,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食堂仍在使用,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马克俭说,艰苦的教学环境,造就了那一代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


1981年,马克俭(右一)和同事们讨论工作。.jpg

1981年,马克俭(右一)和同事们讨论工作。


  马克俭的工作是和建筑打交道。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山多地少,修建一栋建筑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和水泥。他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

 

  于是,根据贵州实际情况,他开始琢磨从减少成本入手,进行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1985年,他的成果首次应用于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的食堂修建工程中,使有效的土地空间得到极大利用,建造成本节约20%,外形环保又美观。从那以后,马克俭的“作品”一个接一个:东北最大的超市“长春欧亚商场”、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青海西宁市劳动大厦、贵阳最高的超高层五星级凯宾斯基酒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他的创新成果频频运用到各地的高楼大厦上,应用于新型大跨度屋盖结构中,实实在在为贵州争了光。


  随着国内空间结构研究的广泛应用,不少省外高校或高薪求贤的企业向马克俭抛出橄榄枝。有一次,广东某大学以土木系主任的位置邀他加盟,并已经将其老伴的工作关系转至广东,但他都婉言谢绝了。“离开,可能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待遇,但我舍不得这块自己生活奋斗了61年的土地,我已经深深地融入这片土地,爱上这片土地,这里有我的根。”马克俭说。


1984年,马克俭(右二)去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jpg

1984年,马克俭(右二)去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


  “要为贵州争光,要给国家省钱”


  “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创新。”马克俭40多岁开始研究空间结构,每次有了新的想法总要在图纸上画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对于创新,马克俭的观点是:创新不是赶时髦,只有结合本地特点的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1997年,马克俭(左四)在贵州工业大学省管专家领证表彰会上领奖。.jpg

1997年,马克俭(左四)在贵州工业大学省管专家领证表彰会上领奖。


  为此,上世纪90年代,他研制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这种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既做到了大柱网、大开间、灵活划分房间的多功能综合应用需要,又达到了造价低廉降低成本的目的。


  2006年,他和团队开始介入“磷石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混凝土网格式框架墙结构这一成果,大胆突破,直接将磷石膏浇灌做成墙体,采取分层分段浇制石膏和混凝土的新工艺。这一工艺不仅使石膏浆液全部填充网格内部,而且还使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的立柱及横梁包裹的厚度达25毫米,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的建筑节能功效,如果用在小高层住宅建筑上,“石膏房”可以减少工程造价5%—6%,节能性更加突显。


2007年,马克俭(左三)参加空间结构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jpg

2007年,马克俭(左三)参加空间结构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试验成功后,不少企业来找他合作。由于石膏废渣取代了粘土砖,每年可节约几十万亩土地。这在贵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尽管年事已高,马克俭每次去工地都是爬楼梯,认真察看工程进展;安全、合理、先进、经济更是他常挂嘴边的口头禅,他经常说“这个项目,要为贵州争光,要给国家省钱”。


  目前,马克俭的研究成果已在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等18个省(区、市)的实际建筑工程运用新型空间结构体系达200多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上亿元。其中,他设计建设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体中心多层大跨度建筑,不仅节约工程造价20%,在节约土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良好的引领作用。


  技术的不断突破,成果的不断丰富使他被越来越大家认可。2007年,马克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贵州院士零的突破。


  当选院士后,马克俭经常去省外开会分享教学经验,别人总会问:“你的创新、专利,独创的规程,突破性的进展,在偏远山区怎么能脱颖而出?”


马克俭院士在研究工程图。.JPG

马克俭院士在研究工程图


  “因为我遇上了好的科研环境,好的学校、好的领导,有他们大力支持才会有我的今天。”马克俭心中清楚,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如果不是这些年贵州经济加速发展,科研环境日益优化,人才扶持政策更加完善,或许自己的研究成果不会这么成功。今后自己更要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的重任,踏踏实实地回报贵州人民。


  “活到老学到老”,培养硕士博士近百人


  上午9点,马克俭抵达办公室开始工作。秘书说,几十年来马老每天都是如此准时,风雨无阻。


  和其他安享晚年的老人不同,忙碌已深入马克俭骨髓血脉,成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常态。他一周工作6天,除去在外开会、讲课、做工程、辅导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在贵阳,时间基本上是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度过。


马克俭院士.jpg

马克俭院士


  2018年,马克俭办理院士退休手续,退休后随即返聘回原单位,以新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搞科研的,退了脑子也停不下来,况且我的身体条件也允许我继续工作。贵州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经济总量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老人笑着说。


  马克俭兢兢业业的专业精神潜移默化影响了他带的研究生,从他那里,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工作态度。


  “作为马老师的学生,他每次给我们修改论文都是亲力亲为,并且非常细致认真,这种在学术上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贵州大学2016级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徐增茂说。


  扎根贵州61年,弹指一挥间,从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人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61年来的沧桑巨变。


  从最初只开设一个班的土木建筑专业,到如今多所高校设立了土木建筑专业本科,三所学校获得土木建筑硕士授权点,一所学校获得博士授权点;从最初他到校时的50多名土木建筑专业学生,到如今培养硕士、博士近百人,本科生更是不计其数,有的学生已经成长为教授、省管专家,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这些成绩和变化折射出的是新中国科技人的奋斗史,更是贵州高校事业的发展史。


  如今,马克俭已步入耄耋之年。很多人问他什么时候颐养晚年?他总是回答说:“活到老学到老,科学没有年龄界限。能够继续工作,为贵州科技事业发展做些实事,就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


  现在马院士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混凝土蜂窝型空腹夹层板楼盖技术,成果应用后将为贵州乃至国家节约更多土地空间和建造成本。(责任编辑:周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