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为了镜头前这十几秒,贵大师生过去三个多月都经历了什么? | 揭秘多彩贵州彩车背后的故事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缨

视觉编辑/彭芳蓉

  10月1日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上,集中了10余个元素的多彩贵州彩车,有一群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年轻人在镜头前向大家挥手,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参加表演需要经历怎样的训练?这些代表着贵州多彩形象的“幸运儿”们,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紧张庄严的10个小时


  凌晨3点起床化妆准备,清晨6点开始过第一道安检,7点过第二道安检开始候场。16名来自贵州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只有20岁,早餐不敢多吃,水也不敢多喝,因为通过那道狭窄的彩车楼梯,登上各自的点位开始候场后,就不能再下车了。


  10月1日的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从早上太阳升起时,16名身着贵州少数民族服装的年轻学子全部各就各位。随着时间推移,阳光也越发强烈,学生们对抗着烈日,依然身姿挺拔,保持微笑。


  终于到了彩车游行环节,音乐学院戏剧系党支部书记陈静特意看了一下时间,已是中午12点多。



  镜头聚焦到多彩贵州彩车,丰富的元素引人注目,16名学生姿态优雅,热情挥手,虽然镜头里只呈现了短短10多秒,实际上在镜头之外他们还有更为丰富的舞蹈表演。


  彩车游行结束,16名学生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长时间保持微笑,嘴皮都黏在了牙齿上,登上彩车前,陈静准备了6瓶水,学生们只在候场时用水润了润嘴唇,直到结束后才敢喝一点点。



  表演结束,一行人赶回酒店,收拾行李,准备返程。午餐是来不及吃了,陈静和另一位带队老师,舞蹈系主任彭学艳用两个大包装满水果和饼干,好让孩子们在机场垫垫肚子。登上飞机,之前的兴奋早已被疲惫取代,全员开启“静音模式”,回到贵州。



  艰苦蜕变的3个月


  时间回到今年4月。贵州大学接到任务,便开始着手筛选合适的学生参与本次表演。7月起,选出的16名学生就在彭学艳的带领和指导下,展开了艰苦的体能训练。


  或许人们会好奇,电视上所看到的表演难度并不算高,提前这么久,都训练的是什么内容?



  曾在10年前参与指导过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彩车表演的彭学艳已有丰富经验,跑步、原地起跳,这些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不仅能让学生增强体魄,更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更加自律,从姿态、表情、步态、感觉等方面,体现出新时代贵州精神。第二次参加国庆阅兵盛典的彭学艳,更懂得如何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在彩车上展示出具有贵州少数民族代表性的风采。


  临行前,贵州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项任务,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在行前动员大会上,要求所有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总指挥的命令,为贵大争光!9月19日,全员抵达北京后,表演团队展开更加密集和紧张的训练,彩车旁、广场上、酒店里,队员们随时保持着训练状态。



  不仅内部加紧训练,还要随时配合阅兵盛典总指挥的协调和要求进行调整。彩车按照不同面向分为A、B、A三个区域,其中B区位于两个华表之间,表演需按照要求体现自由、欢愉、生动、活泼的精神面貌,而两个A区则是面向参与观礼各国重要代表,在这个区域中则设计了不少精彩的表演。这些细节随时都在调整。在北京的10多天里,陈静和彭学艳在酒店的房间门随时敞开,沟通随时都在进行,与率队的贵州省歌舞剧院院长万光伟也是时时保持交流。


  如今,盛典虽已结束,但无论是16名学生,还是参与本次盛典的其他工作人员,都依然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



  “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他在向我们招手!”


  “非常激动,非常振奋,现场人员特别多,气氛特别热烈,天安门城楼特别雄伟!”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盛典,这是我们一生的荣耀!”


  “我的19岁终身难忘,当我在彩车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时候,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有意思的是,参与这次表演的一位学生名为莫国庆,今年20岁,在表演中代表了苗族的形象。10月1日出生的他,在参演感言中说:“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祝祖国和我生日快乐!”


  学生们的万千感慨足以看出这次一生难忘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彭学艳说,这样的经历一生或许只有一次,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不仅能在这样的盛典上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通过长达几个月的训练和学习,也能让不同系别的学生加强沟通,增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了解,更加凝聚学院力量。







(责任编辑:赵飞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