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体制改革篇 | 70年家与国,贵州文化遇见大时代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努力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贵州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文化产业在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中成为一支最抢眼的力量,贵州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贵州道路。


  自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展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积极探索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员工持股、职业经理人等改革试点,大力支持多彩贵州网等国有文化企业改制上市,推进省级党报党刊整体合并及融合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我省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文化产业扶贫、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多彩贵州”品牌打造等工作得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改办肯定。





  2017年,在中央文改办对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排序中,贵州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省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多措并举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保持高于全省GDP增速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平均增速的速度,全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


  贵州文化产业向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砥砺前行。


  2016年,“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传递正能量,为全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指明方向。


  最重要的是,贵州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文化自信,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文化产业项目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加快推进131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2018年完成总投资965.95亿元,评选出10个第7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召开全省文化产业项目观摩会,精心组织深圳文博会参展工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提速增效。


  截至2019年初,7家省属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任务,全部建立党组织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


  与此同时,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多彩贵州城、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贵州出版产业园、中国(遵义)长征文化博览园、贵阳星空影城、花溪板桥艺术村、安顺平坝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黔中大地铺展。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省131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总投3279.07亿元。


  截至2019年2月底,完成投资965.95亿元,建成使用19个,基本建成22个,部分建成23个,建成使用、基本建成和部分建成总计64个,占总数的48.9%。


  这些已建成投入使用,以及部分投入使用的项目表明,绝大多数项目较好发挥了在要素集聚、企业孵化、示范引领、融合发展方面的作用。


  品牌引领塑造多彩形象


  今年国庆将至,我省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贵阳大剧院内至今上演13年的大型民族歌舞演出《多彩贵州风》已做好加演准备。


  这场演出了近5000场、浓缩了贵州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大型演出,不仅为来到贵州的游客打开了一扇窗口,也在世界巡演中对外展示着贵州形象。





  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注入文化创意打造地“多彩贵州”品牌。


  早在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从事业、产业双驱动的模式出发,打造“多彩贵州”内聚精神、外塑形象的“多彩”平台。


  十年磨一剑。“多彩贵州”这一公共文化品牌打响之后,已成为贵州的文化名片与形象符号。“多彩贵州”产业链不断延伸,如今已涵盖民族工艺、金融、文化地产、演艺、特色产品等多个领域。


  从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原生态国际摄影大赛等活动,到多彩贵州歌唱活动、舞蹈大赛、小品大赛等公益文艺活动循环举办,再到举办全国媒体走访多彩贵州的多个大型活动,以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系列贵州形象片等,“多彩贵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围绕这一品牌展开的各项产业也正如火如荼地舒展在黔中大地。


  不同于一般商业品牌从产品到商品再到品牌的发展过程,“多彩贵州”首先是一个品牌概念,再与相关产业产品融合,形成不同类型的主体品牌,用品牌轻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资源。





  今年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及全国多个文博会上,贵州馆均以“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为主题,重点展示县级融媒体、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智慧广电、天眼新闻APP、正安吉他、文化产业扶贫等项目,同时结合“黔茶出山  风行天下”这一主题,宣传推介茶文化和产品。


  今后,我省还将组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集群,将文化演艺、文化参与、文创产品、数字出版等整合形成一个集合。通过与国际平台接轨,把“多彩贵州”品牌推广出去。


  项目带动助推脱贫攻坚


  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


  截至目前,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扩充到131个。


  从行业类别看,有新闻、出版、广电、演艺、影视、院线、乐器、民族民间工艺等;从建设形式看,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有文化旅游景区,有文化街区、文化小镇,还有文化综合体。


  近年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科学合理安排,使用好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谋划实施了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这些项目,构建起的是一幅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促进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文化旅游景点、民族村寨、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歌舞演艺等各方面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正安吉他产业园。素有“黔北门户”之称的正安县,拥有“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油桐之乡”“中国野木瓜之乡”等美誉。





  2013年,吉他产业在这里“无中生有”,经过多年发展,正安又多了一个“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的称号。


  如今的正安县,无论是路边的街灯,还是公园里的喷泉、雕塑,到处都可见到“吉他”的元素,吉他文化广场中央引人瞩目的巨大吉他雕塑,已成为正安的一个鲜明符号。


  吉他,已融入当地人的文化生活。2018年,纽约时代广场广告屏上出现了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的巨幅广告,连续播出一周。


  正安的吉他故事,也走进了央视多个频道,让人们对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吉他产业园区,产生无限遐想与向往。


  贵州还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产业扶贫。2016年我省制定《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实施方案》,每年从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1000—1600万元,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


  2017年,文产扶贫“千村计划”覆盖深度贫困县14个,全覆盖20个极贫乡镇所在县,1625万元扶持建设34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带动13450户贫困户增收。





  2016年,我省研究出台《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牢牢把握文化企业的特殊属性,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彰显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价值。


  以省级层面出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这在全国,贵州是第一家。


  根据该项规划,贵州不仅要切实加大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力度,还要大力推动“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双丰收”。


  文旅融合撑起新兴业态


  2018年,文旅合并,文化与旅游的携手相牵,开启了贵州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文化与旅游,有着先天的融合条件。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中不少是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而46个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也有不少是旅游类的项目。


  以“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无论它是吉他制造的一个园区,还是影视拍摄的一个小镇,抑或是鸟笼制作的一个村寨,面具雕刻的一条街道。


  实际上,早在1996年,贵州出台的《贵州省文化带工程总体布局方案》,已呈现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


  该方案以地缘为基础,以贵阳市为中心,以“三线一大”(铁路线、公路线、旅游线,大集镇)为依托,以民族民间艺术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特色,在全省建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一条多姿多彩的文化带。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旅彰文,以文促旅,和合共生。在这样的要求下,贵州找准、梳理贵州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态势。


  在习水土城这个人口不到两万的集镇上,因为拥有8个不同类别的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小镇;丹寨万达小镇,聚集非遗、文创产业,成为民族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如今,在各大景区,民族演艺节目和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已形成旅游消费新热点;“非遗”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文化遗产“既保护好,又活起来”;依托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推动红军长征历史文化徒步线路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在逆境中突破,在收获中成长,贵州文化产业展现出生机与活力,在新的机遇下为人们营造“诗和远方”。


  请到贵州来看看。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相康

  书法/刘宗阳

  海报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吴浩宇

(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