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黔进70,换了人间】1949年贵阳|河山依旧在,换了人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妲 齐青杨 陈伟豪


微信截图_20190928162625.png



  年代关键词:百废待兴



  黔中腹地,贵山之阳。


  1949年秋,贵阳。街道旧屋还残留着日军炮火焚烧后的痕迹,四百载的甲秀楼摇摇欲坠。多年战争洗礼下的贵阳老城,历经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之后,赢得一丝喘息。


  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贵阳,万人空巷。贵阳宣告解放,贵阳人民广播电视台转播来自北京的声音。


  贵阳,迎来了新的时代。



  解放了,我们去建设


  1949年11月15日,贵阳晴朗如春,人们完全没有感觉到初冬的寒冷。


  一大早,大学生刘廷辉被街上的喧嚣声吵醒,循声推开窗户看到,街道两旁人潮涌动。人们正在迎接入城的解放军。


  在新中国成立46天后,解放军的到来,为贵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贵阳解放了。


  贵阳解放后的两日,出生于山东的郭留昌随着二野五兵团西进支队一路南下,来到了贵阳,成为一名电台通讯员。


  目及之处,皆是低矮的平房、瓦房。中华路作为主要街道,却稀疏排列着不超过四层高的楼房。市民出行交通工具基本靠步行和马车,再走远一些,南门外,农田星罗棋布,多半已荒芜。历史文化遗迹破败不堪,亟待修复。


  贵阳解放,并不代表可以松一口气了,如何让贵阳由“废”转“兴”是政府和人民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10年的时间,贵阳人民实现了一个个从无到有的“人间奇迹”:1951年,道奇牌货车改装的“五一型”公交车在中华路载上了第一位客人;1953年,贵阳大十字的百货大楼正式营业,琳琅满目的商品进入千家万户;1958年,甲秀楼迎来翻修,南明河畔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恢复往昔风采。


  1958年5月1日,《新黔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春色满山城》的报道文章,讲述了当时贵阳工业发展情况。负责报道的记者刘学洙,开篇用了“贵阳热闹起来了”这句话,来形容当时该市工业发展的情景。


  为了满足机械生产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规划,中曹司到甘荫塘路上,贵阳矿山机械厂开工建设投产。同时期,贵阳引进了大批工业专业人才,带动本地区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起来。


  对于入黔的大批建设者们,刘学洙称之为“夹着皮包的外地客人”,皮包里内含“大乾坤”:既有机械、化学、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图纸,更有专业人才投身贵州建设发展的满腔热血。


  1949年11月28日出版的首期《新黔日报》


  一张报纸,纸上风云起


  1949年11月28日,作为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的《新黔日报》正式创刊。


  一张报纸,墨香飘遍高原山水,飘进百姓的心里。记者们笔下的文字铿锵有力,记录下贵州人民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鼓舞着各族人民勇往直前。


  创刊当日,《新黔日报》头版不仅刊登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还刊登了一篇《贵阳在狂欢中——我军入城时街头小景》的报道文章,其中描述了解放军进入贵阳时,群众在街头热烈欢迎解放军的情形。


  报纸将贵阳这个小城与外界联系了起来,各地区解放的消息、国际战场的新闻,就这样进入贵阳人的视野。



  创刊初期,报社成立了电讯部,报纸的主要信息来源靠电稿,其中包括国际新闻、各地区的解放消息。


  郭留昌作为电台通讯员,他的工作通常是这样的场景:戴着耳机,左手拨动电报接收机,右手拿铅笔记录下接收的电码,再迅速翻译成文字步行送往报社。每次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不停手,有时信息密集,只能夜晚点上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苦熬。忙完抬头一看,天边已露出鱼肚白。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那个年代,人们吃苦精神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锻造出来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兢兢业业,才给贵阳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0年,因采编业务扩展需要,《新黔日报》面向社会招聘新闻从业人员,前后录取了30人,组成了一支60余人的新闻队伍。


  在这次招聘中,从贵州大学毕业的刘廷辉加入了新闻队伍,正式成为一名新闻从业者。


  报纸的新闻报道,不再只依赖于通讯电稿,而是将自己的采访队伍扩散到贵州各地、各行各业,实地去丈量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1959年,贵阳电厂自动化汽轮发电机房一角


  1953年,贵阳电厂开始生产改革。在原有的生产技术上去污染降成本,优化炼炉生产效率,取得明显成效。为了采访贵阳电厂冶炼所,刘廷辉曾经数十天蹲守现场,赤膊同工人们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进行调查,汗珠子浸湿了采访本。


  后来的报道中,刘廷辉不仅详细分析了各个炼炉的实际工作情况,还将工人的建议和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都一一写下来,呈现在报纸上。“做记者,要能当得上采访内容的专家。”——这是他采访的一贯态度。


  1957年1月1日,《新黔日报》正式更名为《贵州日报》。一纸之上风云起,贵阳工业实业逐渐起步,报纸及时将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传达给百姓。


  一台相机,抓住高光时刻


  “那个时候,我用照相机拍照,每次只敢拍两张。”回忆起曾经的采访经历,贵州日报老摄影记者王正雄感慨万分。


  1951年进入报社,王正雄举着一台一次只能拍十二张照片的海鸥牌相机,热血奔赴各个采访现场。小小的相机,记录下了解放初期贵州发展的高光时刻。


  1959年1月16日,《贵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黔桂铁路开办全线客运的报道文章,头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各族人民在车上向站台挥手的照片。


  回忆起这张照片,王正雄印象深刻:“列车首发当日,站台上人头攒动,眼见列车即将驶离,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挥手道别,我意识到这一幕必须抓拍到!”


  群众庆祝黔桂铁路都桂段开通


  挤过拥挤的人群,王正雄差点跌了一个趔趄。迅速调整姿势,“啪!啪!”两声,他摁下快门——这张照片是贵州独有的珍贵记忆,上面记录下了黔桂铁路开通全线客运的历史性时刻。


  贵阳的铁路不再是空白,铁路将贵阳与湖南、昆明、遵义、广西联系了起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也给贵阳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70年发展,贵州交通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巨大成就,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桥数量世界第一,高铁网络四通八达,贵州速度惊羡世人。


  1959年那一年,王正雄还在贵阳钢铁厂内拍摄了第一炉钢水出炉的照片,以及钢铁厂吊装大型钢炉的照片。隔着黑白照片,依稀能感受到现场钢水的滚烫,也能大约能体会到现场的欢呼与欣喜。


  那些黑白的画面里,映照着1958年磊庄机场上空训练机穿透云霄的身影,收录下1959年红枫湖水电站轰鸣的流水声,刻画下1959年云岩纺织厂里女工们年轻的脸庞。


  1959年的贵阳烟厂


  50年代末期,贵阳工业、轻工业发展迅速。


  贵阳电厂第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三号机组投入使用使贵阳比原有电力增加73%,短短一个季度贵阳市矿山机器厂钢锭的合格率从30%上升至72%的国家合格率,贵阳市大十字百货商店每人平均销售额,保持了全国最先进的水平。


  一张张斑驳的胶卷,一次次闪光的铝炮背后,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



  2019年5月26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世界顶尖科技在这里巅峰论剑,思想的光芒在这里碰撞交融。数博会宣传片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贵阳向世界发出邀请。


  七十年,贵阳从当初百废待兴的模样,转变成为如今交通网络发达、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七十年,贵阳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七十年,贵阳景色,换了人间。(责任编辑: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