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脉颂中华︱贵州花灯版“江姐”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韦一茜 赵相康


1.jpg

花灯戏《红梅赞》宣传海报(资料图)


  9月2日,记者从贵州省花灯剧院处获悉,两日后,红色题材花灯戏《红梅赞》将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上演。


  据介绍,花灯戏《红梅赞》移植自阎肃成名作歌剧《江姐》,这部歌剧自1964年首演以来,常演不衰,许多唱段传唱至今,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贵州省花灯剧院从去年年底即开始了《红梅赞》的构思、研讨。2月份开始,导演潘伟行开启案头工作,作曲于3月开始创作,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道具等工作同步进行。今年6月底,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7月1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紧锣密鼓的排练。目前,剧目已完成合成排练。


IMG_20190902_101613.jpg

花灯戏《红梅赞》新闻通气会现场


  民族交响突出本土


  “移植作品更重要的是音乐,所谓移植,就是剧本已经非常过关、得到了认可的,主要的是把音乐移植为贵州花灯戏。”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贵州省民族乐团团长、该剧主演邵志庆介绍道。


  本剧音乐总监、唱腔设计杨小幸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该剧他采用了西洋的方法糅合地方元素,花了4个月时间谱写音乐。初稿就起草了400多页,全剧39曲全部由他一力完成。


  本剧导演潘伟行不吝赞美地一再表示,“我认为,这是所有(江姐)版本里最精彩的一个。”他说,《红梅赞》一是将音乐进行了本土化,用了极多的花灯元素;二是交响化,因此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但结构又和原创歌剧的结构保持了一致。


  据了解,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唱腔的创作,借鉴了安顺花灯小调《梅花》,又大量结合贵州本土文化元素,打造了属于贵州的花灯戏版“江姐”。


新文档 2019-09-02 16.57.12_2_副本.jpg

乐团全体(资料图)


  四代演员一台戏


  “我们这一台戏由四代演员共同演绎,体现了花灯戏的‘以老带新’‘传帮带’的精神。”贵州省花灯剧院副院长曹礼杰介绍说,该剧此次排演设置了AB组,B组“江姐”由邵志庆的徒弟蔡妙禧饰演,她同时也担任剧中孙明霞(A组)的饰演。


  “像这样一个演员套两个角色,敢于担当、多肩挑地去担任各种角色,这也是这部剧的一个亮点。”邵志庆说。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1964年9月,歌剧《江姐》公演,以江姐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红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记者注意到,该剧十余个人物角色,大都由剧院年轻演员扮演,导演潘伟行感慨地说:“这次排练过程中让人非常欣慰的一点,就是大批年轻的第三代、第四代演员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并且进入了角色的创作中,还影响了全院的年轻人积极地唱、学,整个氛围非常感动。”(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