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上贵州辉映数字福建】绘一幅绿水青山新画卷

  春风化雨滋润大地,远山近水赏心悦目。贵州人民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画卷,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多彩贵州合二为一,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的“贵州样本”。


  2016年8月,贵州入列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三年时间,全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成果累累,形成了以大生态战略行动为基本方略,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五个绿色”为基本路径,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开放“五个结合”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新格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全年造林52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5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7.2%,88个县(市、区)平均为97.7%。全省15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7.4%。贵州成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经济发展强力推进,贵州连续8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依托生态优势,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等产业,2018年贵州省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比达到40%。


  先行先试,实干创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背后,是牢记嘱托,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是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创新绿色制度


  筑牢生态屏障


  面对磷石膏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贵州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今年4月中旬,全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磷化工重要区域福泉市召开。会上通报,2018年全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7%,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磷石膏“以渣定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绿色制度,筑牢生态屏障,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贵州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保驾护航。


  勇于突破,贵州多个“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设立生态法庭;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省级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率先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率先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率先实施生态扶贫工程;率先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河长制全覆盖……


  贵州还通过创新体制破解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难题,取消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0个县GDP考核。


  扎实推进环保改革任务,贵州的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制等改革事项走在全国前列。


  筑牢生态屏障,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全省完成退耕还林607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27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406平方公里。


  改革让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收获累累果实。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公园省”“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等闻名全国的贵州,绿色家底逐年厚实,“绿色贵州”“生态贵州”新名片越来越亮丽。


  发展绿色经济


  增强内生动力


  “五一”假期,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又迎来大批游客,吃有机蔬菜,品淡淡乡愁,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


  “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好生态出好茶,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签约34个项目,总金额达61.5亿元。


  在贵州,“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依托好山好水,贵州旅游持续多年“井喷式”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品牌风行全国。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全省接待游客391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4.67亿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孕育的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正以“泉涌”之势走向市场,全省现有认证无公害产品超过2300个,“黔货出山”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利用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向贵州聚集,大数据成为贵州的一张新名片。


  近年来,贵州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加快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推进绿色改造提升,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实施生态扶贫,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迁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生态修复,开展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探索“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用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贵州走出了“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建造绿色家园


  绿色红利惠民


  五月的贵州,赤水河畔的竹子绿了,乌蒙高原上的野花开了,梵净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万峰湖上碧波荡漾。


  漫步于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碧绿的水塘一角各种湿地植物生机盎然,这块人工湿地用于处理村里的生活污水,不远处的垃圾回收站,村民将收集的回收垃圾交到回收站里兑现积分。田家沟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是青山绿水的价值逐渐彰显,也是众多贵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贵州围绕山水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家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全省25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30%的县(区、市)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九个市(州)中心城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


  绿色家园建设离不开绿色文化的培育,连续10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开展河长巡河等系列活动。


  当人们满怀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看好贵州?为什么这么多游客向往贵州?为什么贵州老百姓有这么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贵州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给出了答案,好空气、好天气带来了财气、人气、福气。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坚守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心用力描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