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渝黔合作】渝黔“CP”新动作,要联合打造西部跨省市合作样板

  编者按:今年3月中旬,重庆市发改委、贵州省发改委共同编制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是继2018年4月,渝黔两省市共同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后,联手推进渝黔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合则强,孤则弱。近年来,重庆、贵州两省市形成了集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在旅游、能源、贸易等方面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联合重庆党刊共同推出“渝黔合作”系列报道,看渝黔如何打造西部跨省市合作样板。


文|重庆党刊全媒体记者 徐焱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恒


W020190328581376478703.png

“一轴一核,一带三片”布局示意图


  重庆与贵州,同处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历来交流来往密切,有着互补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平台基础,长期以来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今年3月中旬,重庆市发改委、贵州省发改委共同编制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这是继2018年4月,渝黔两省市共同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后,联手推进渝黔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方案》指出,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寻找合作机会,实现分工协作和抱团发力,不断丰富合作内涵,不断拓宽合作范围,将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成为渝黔合作“领头羊”。


  渝黔合作风景独好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在向东、向西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节点地位。贵州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在西南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重要地位。


  贵州与重庆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贵州省80多个区县市都有重庆企业投资,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贵州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企业每年在贵州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在贵州的外地投资总额统计中排名第一,可见合作历史由来已久。


  不仅如此,重庆的支柱产业为汽车、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等,属典型工业驱动城市。而贵州的产业结构以烟草、旅游、酒业、药业、能源为五大支柱产业。两地产业差异很大,为产业互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018年渝贵铁路通车后,贵阳到重庆只需2小时的高铁时间,毗邻区县“1小时通勤圈”、贵阳重庆“2小时交通圈”已初步成型,为区域进一步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下,两省市相互学习交流,在战略规划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调发展以及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成效显著。


  “自去年4月,两省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渝黔新一轮合作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熊雪介绍,自2018年起,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和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每年都要反复协商,形成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任务清单的形式,推进合作事项落地落实。


  2018年,两省市积极推进交通、能源、旅游、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合作,完成了14个重点事项,还有5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包括重庆市水利局与贵州省水利厅签署《渝黔防汛抗旱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备忘录》,双方加强信息共享;澳大利亚中国西部控股公司在贵州成立“贵州鼎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能源集团贵州煤电公司采取以经营权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毕水兴”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推动两地合作水平的提升。


  此外,渝黔两省市毗邻区县合作深入推进。重庆市綦江区、南川区、万盛经开区和贵州桐梓县发起成立了“渝南黔北”区域旅游发展联盟,共推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优势互补、客源互动,推进“渝南黔北”旅游产业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重庆南川区与贵州遵义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规划政策、工业、商贸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能源矿产、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重庆万盛经开区与贵州遵义市正安县签署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渝黔区域合作桥头堡和示范区建设。


  目前,两省市发改委已经梳理出2019年的重点工作任务27项,正在征求各区县(地州市)和部门的意见,一旦达成共识将组织实施。



  渝黔共建合作先行示范区,推动竞相跨越区域协调发展。图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刘啟钧/摄


  打造渝黔合作“领头羊”


  一直以来,决定一个经济区或城市群最终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区域内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中国第一、二大经济增长极,分属吴语文化和岭南文化的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点。


  如今的渝黔两地,已经形成了集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在旅游、能源、贸易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贵州也依托交通网络,通过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到长江经济带发展。


  随着合作的不断发展,渝黔双方认识到,要把渝黔合作向纵深推进,还需要一个“领头羊”——渝黔合作的先行示范区。为编制《方案》,2018年两省市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广泛讨论,决定按照“极点、沿线、沿边”的思路确定先行示范区范围,形成“点、线、面”合作新格局。


  根据《方案》,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的范围包括两省市共25个区县,将形成“一轴一核,一带三片”布局,推动多点迸发、竞相跨越的良好发展格局。


  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方案》确定了渝黔合作先行区重点领域和示范内容,并从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手打造西部智能引领创新极点、共同开辟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经济轴线、协作共建渝南黔北沿边生态旅游度假带等四个方面推动先行示范区的建设。


  《方案》提到,两地将共同推进大数据产业链创新发展:构建渝黔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强化“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合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推动大数据产业联动发展。“像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贵州的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而重庆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转型需求大、空间广,双方正好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熊雪说。


  当然,新形势下的渝黔产业合作不局限于此,两地还将全力打造国家级新区金融试验区,合力构建渝黔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跨区域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引领示范两地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同时,加快两地对外经贸便利化,合力构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两地通关一体化建设。


  在合作路径上,以“区域+领域”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共推重点项目,强化机制创新,形成示范效应,为渝黔全面合作奠定基础。结合《方案》,渝黔双方将在数月内积极推进渝贵高铁等11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等8个产业合作项目。


  《方案》的发布,无疑将大大深化重庆市与贵州省的合作水平,加快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推动渝黔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图为重庆两江新区水土云计算中心。(重庆两江新区委宣传部供图)


  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新机遇


  “区域之间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大通道形成经济走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就是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发展的主轴。”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的先行体现在何处?《方案》提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在开放平台合作、通道资源整合、产业协作联动、生态文明共建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打造西部跨省市合作样板区。


  在开放平台合作上,渝黔两省市将借助两江新区、贵安新区的优势条件,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改革发展政策,共同在重大创新上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加快在大数据、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金融业上协同发力,促进产业向高端提升;同时,积极搭建通关、通道、平台体系,共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通道资源整合上,渝黔双方将依托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建设,把渝黔重要的园区、景区、城镇群联系起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科学布局,把通道资源打造成为通道经济。


  围绕产业协作联动,黔渝两地将在国际物流、智能制造、军民融合、新型城镇化、能源矿产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上下游产业协作,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深入挖掘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构建统一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以生态避暑、康养度假、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渝南黔北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


  在推动生态文明共建上先行示范,黔渝两地表示,将不断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统筹跨境流域共防共治、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加快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此外,《方案》还强调两地将共同推动“黔货进渝”和“渝货入黔”,坚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提高对接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销对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根据《方案》主动对接对标,一项一项抓落实,促进良性互动、借梯登高。”对于重庆和贵州而言,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无疑将大大深化两地合作水平,为提升渝黔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及融合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带来重要发展契机。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渝黔合作将拓展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通过渝黔合作,中国西部将有望形成继成渝经济圈后的又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