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电影《天渠》重现黄大发故事 来!再感动一次!

  编者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当代贵州》近期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记者从遵义市委宣传部获悉,电影《天渠》9月将在全国公映。《天渠》讲述了遵义市播州区最偏远的平正民族乡团原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在面对草王坝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贫困状况下,带领群众36年的不懈努力,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跨三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生命渠”。


  8月3日,《天渠》就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首映式。首映式当天,黄大发也来到现场,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说起话来字字铿锵。记者与他交谈,他认真地背了几段党章,目光坚毅:“党员的身份和责任不敢忘”,又补了一句:“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


  “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这句话,黄大发已说了几十年,每一次,都坚定如初。


黄大发.png

《天渠》电影原型: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总支书记黄大发。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摄


  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坚守


  草王坝村,深处贵州省遵义市大山腹地。西面的螺蛳水河,距村子不过六公里,但巍巍群山像一道道屏障,将水源生生隔开。


  草王坝村民们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得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没有水,是草王坝的‘穷根’”,黄大发决定,从野彪村引螺丝河河水进入草王坝村,改变草王坝村贫穷落后的状况。


  螺丝河河谷深切,两岸多悬崖峭壁,从野彪村修渠引水到草王坝村需要绕过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1960年,黄大发带领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和胜利大队村民第一次修建遵义的“红旗渠”,用土办法成功开凿了一条长116米的隧道。


  电影开始,暴雨引发洪水,冲垮了没有导洪沟、分流渠的“红旗渠”,草王坝人的梦想破灭:几公里外的水源始终跟这片土地无缘了么!


  直到1992年,村民仍然不知道白米饭的滋味。因为缺水,他们只能在干裂的土地上种下玉米,年复一年喝着带着黄泥的“望天井”水,一日三餐吃着玉米粒磨碎蒸的“饭”。


  修渠引水失败了,但这事却在黄大发心中扎下了根。1992年正月初三,螺丝河引水工程开工建设,黄大发再次组织起200多村民,背着钢钎、二锤等工具,带着干粮,第二次进入深山,踏上艰苦漫长的修渠之路。


  《天渠》编剧韩炜创作剧本前,来到这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位置的仡佬族山村。黄大发带着韩炜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修渠失败的废弃涵洞,探寻上世纪九十年代通渠前全村人赖以生存的土井。他们走到村中心小学门口,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最令韩炜震撼的是蜿蜒在大山绝壁上的“大发渠”,高几百米的笔直绝壁,像是一面瀑布悬在空中,登崖而望,站在狭隘的渠壁,忍不住一阵心悸。站在身旁的黄大发神情平静淡然,又露出一丝喜悦,他喃喃地说:“这条‘大沟’,是我们的命,是我们的血管!”


  “壮观的山区景象无限拓展着我久居逼仄都市的视野,黄老支书与村民们淳朴厚实让我对比出喧嚣繁华背后的局气。”创作激情充满韩炜胸臆,“我一定要把这个大山里的村子,把眼前这些可爱的村民以及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介绍给外面的世界。”


《天渠》剧照2.png

图为《天渠》剧照。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感动


  韩炜思考,这个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该如何凝聚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作为一部故事电影,又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尺度?


  带着诸多创作的困惑,韩炜再次来到了草王坝村,见到了黄大发儿子黄彬权,至今已做了祖父的他曾经伴随着父亲修渠,曾经因为生活所困离开村子进城打工,之后又被父亲从打工的工地强拉回来担任村小学代课老师。韩炜听到了黄彬权对父亲的“怨言”以及发自内心的敬佩。


  擦耳岩的悬崖边的一场戏,让主演郑强尤为难忘:


  黄大发疲倦地坐在地上,叫来儿子替他下绝壁打炮眼:“我刚才下去两次了,头有点晕,你下去吧。”


  擦耳岩并不是黄大发所在的工段,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是我?”


  黄大发回答:“你是我儿子,别人摔下去了我赔不起。”


  ……


  黄大发老人一直避而不谈二女儿的往事,韩炜从村民口中得知,黄大发二女儿黄彬彩生病那年,修渠正到要紧处,黄大发一头埋进深山。女孩离开人世时年仅22岁,她没能看到村里通水的那一刻,她的坟在村子后山上一处名为“羊舌条”的灌木丛,山顶可以俯看到凤凰山,凤凰山的背后住着黄彬彩的恋人,两家早已把婚事定在了通渠之日。


  “再次来到老人的老屋,我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怀疑,我依稀记得曾经在漫无边际的网络资源里看到过一张老人与自己的妻子、儿女的合影。”韩炜脑海中,这张拍摄于老屋前的彩色照片,黄大发年轻美丽的女儿穿着一件大红色的粗毛衣,笑容如“羊舌条”春天随风飘扬起白色的小花一般素净淡雅。


  随后,韩炜花了很多时间在网络上寻找那张“记忆中”的网络图片,无果,他又问询了很多人,大家都回答说这张照片并不存在。


  “后来我固执地将这张照片写进了剧本,我坚持认为在老支书最疼爱的女儿短暂的生命中,曾经有过这一张美丽的照片,有过这样一个美好而温馨的合家欢时刻。”韩炜说。


《天渠》剧照.png

图为《天渠》剧照。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实事与艺术之间的对话


  “遵义无限苍茫的群山,博大开阔、深沉舒展,正如中华民族的形象,充满力量、沉静庄严。我们影片想要展示的是那个年代引导着整个群众开山拓水的老共产党员。”2017年11月,导演柏麟拿到《天渠》剧本,离开机只有40多天,他随即带着摄制组成员们来到遵义市平正民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体验生活,“90年代的黄大发,还没有那么多光环。因此我和我的团队都坚持,所有细节都源于真实,以真实来打动观众。”


  柏麟印象最深的,是黄大发那双布满老茧和疤痕的手。


  “初见黄老爷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我说要去擦耳岩看看,他双手握住我叮嘱‘慢点、慢点’,老人的手很粗糙,但掌心很温暖。”柏麟回忆。


  “对于黄大发而言,他的命运带着使命的色彩,他选择的道路是很艰难的,难就难在,他所面对的不只是开山的艰险。”柏麟介绍,《天渠》里,村民追随黄大发修渠的故事,经历了从“相信”到“怨恨”直至“反叛”,最终再次敬畏相随的过程。


  黄大发饰演者郑强有些恐高,拍摄前他还是不顾团队成员劝阻,到擦耳岩走了一遭。渠壁下面是悬崖,大山像被一把尖刀齐刷刷平切开,向下扫一眼,几百米高望不到底,他内心充满震撼与感动。


  “饰演黄大发老支书,是我的幸运。”首映式上,郑强拥抱了黄大发。黄大发连连说感谢,郑强握住他的手:“老支书,我要谢谢你!”


  郑强告诉记者,拍戏期间是冬天,很冷,他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凌晨四点起床,化妆准备,再乘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山顶。黔北地区冬天多雨,遍地泥泞,摄制组成员们的脚、裤子都沾满泥,又冷又黏。“但这些艰难困苦都是黄大发和当地村民们曾经每天要面对的。一个普通的老支书,在36载平凡的岁月里做出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他内心有多强大!”(责任编辑/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