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文明校园”侧记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学校是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文明也是校园最醇厚的底色,是师生最靓丽的名片。一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画好理想信念“同心圆”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文明校园创建的重中之重。


  对此,贵州师范大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强化教育培训跟踪问效,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优势(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校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感恩成长报国。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纳入师生行为规范,利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贵州师大故事”;持续开展好“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形式讲好“开学第一课”,2021年秋季学期新生开学典礼,校领导带头与全校师生共聚“云端”,用鲜活的事例、感人的事迹,讲授“开学第一课”;持续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拍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片,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深厚情怀。制作的“我是党史领学人”系列专题片,被团中央宣传平台转发展播;摄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快闪,成功入选团中央“五四”直播特辑。不断加强国防教育,探索形成了“平台搭建丰富全面、军事训练塑形育人、理论教学塑魂化人、国防实践传承精神、征兵工作高效推进”五个相结合的工作路径,构建了“立德铸魂,知行合一”的国防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10月16日,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会议中心,党员干部积极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jpg

2022年10月16日,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会议中心,党员干部积极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筑牢意识形态“护城河”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面对思想文化交融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化等新挑战,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强化阵地建设,筑牢意识形态“护城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根据工作变化,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及时调整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2021年以来,学校党委多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就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学术活动审批与登记备案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校内张贴物等的日常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对活动现场情况进行评估登记,不断推进阵地管理规范化;严格落实学校新闻发布、新媒体、内刊等管理办法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和“两微”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建设,学校荣获“2021年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宣传部香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的“用青年声音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案例,入选2022“贵州好网民 与时代同行”全省优秀故事;严格落实学校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等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相关活动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确保学生活动有序开展。



  树好师德师风“风向标”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作为省内师范院校的龙头,培育一支有高尚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一直是贵州师范大学努力的方向。


2022年6月23日,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jpg

2022年6月23日,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022年6月23日,学校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所有教育者都要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会议号召学校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他们从理性、情感和道德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塑造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寝室思政,充分发掘学生住宿区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成长;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游”文化,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同时,贵师大还印发《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办法》《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将师德师风作为导师申报首要条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贵师大还结合教育部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与近年来校内外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立德·铭责”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邀请全国最美教师——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老师来校作“立德·铭责”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师生勇担教书育人的使命;组织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并推荐1名教师作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名教师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9名教师为贵州省首批高校“金师”候选人。


  凝聚以文化人“精气神”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是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一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重视校园中每一处文化细节,充分应用文化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展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目的。


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jpg

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


  2021年11月23日,历时4年筹建的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共计23000余件(套),集中展示了学校80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积累,挖掘提炼校园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该博物馆创下第一个贵州高校综合性博物馆、第一个贵州特有动植物展馆、第一个贵州民族乐器展馆、第一个贵州传统民族体育展馆等四个“贵州第一”,是学校贯彻“三全育人”的有益探索,践行“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使命的生动实践,更体现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贵州大地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贡献出的高校力量。


  同时,学校还创作推出沉浸式红色展演,举办了红色经典歌剧《党的女儿》、“贵州省高校喜迎建党百年艺术化党课”等一系列活动,将党课与艺术有机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其中,学校承办的“传承长征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入选“2022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剧目展演”。


2022年7月1日,贵州师范大学“传承长征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艺术党课——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jpg

2022年7月1日,贵州师范大学“传承长征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艺术党课——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相关课题5项,持续开展“百门红色故事课程”创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色故事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育人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构建“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师生心理健康、校园安全构筑“四道”心理防护网,连续十六年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


  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7月,贵州师范大学61支实践服务队、1200余名志愿者,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专项行动、师生基层服务、乡村支教等12个方面,奔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全校共有万余名同学将在家乡就近就便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向家乡社区、村镇报到,引导广大同学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学校志愿服务品牌“小香樟”乐园系列活动也持续推进。“小香樟”乐园充分发挥学校师范专业特色,以高校青年教职工子女及社区居民子女中3-10岁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社团+大学生志愿者+青年教师志愿者+大学城社区的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2021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打造“最红”党史长廊,成为师生“打卡”胜地。图为学生宣讲员现场讲解。.jpg

2021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打造“最红”党史长廊,成为师生“打卡”胜地。图为学生宣讲员现场讲解。


  营造绿色校园“优生态”


  文明校园创建贵在“润物细无声”中的久久为功。在贵州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不仅仅依靠课堂,依赖教师,环境也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濡养学生。


  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大学四年,读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这个唯一能让我安放心灵的地方,再见了!”“毕业了,相信有一天,母校为我骄傲”……走进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一幅巨大的香樟树墙绘深深地吸引着你的目光,香樟树下的数千张留言帖,真实记录了学生们校园生活的心路历程;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历届师生的奖状、专利等荣誉证书,挂满了走廊楼梯墙壁;在文学院,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随处可见该院师生留下的书画作品;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独具匠心的园林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在校园里,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均各具特色、由师生共同打造的风景线。


红色经典歌剧《党的女儿》2.jpg

红色经典歌剧《党的女儿》2


  “每天上下课途中,步行穿过学院门前的党史长廊,不知不觉中让我们重温一遍党的光辉历史,接受一场深刻的‘中国精神’洗礼……”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门前,有这样一个党史长廊,在师生每天上下课必经道路沿边青草地上,整齐摆放着十余个主题雕塑宣传栏。每个主题雕塑以红色为主色调,用简洁的文字诠释着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的精髓内涵。如今,这条校内最红的党史长廊,正成为师生们的“打卡”胜地。“打造这样一个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展示,再现百年党史的苦难辉煌,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将党史知识装进心里。”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贵州师范大学还将文明校园创建要求融入规范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生态环保、宜人宜学的校园环境深刻地影响人、感召人、陶冶人。学校健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章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中层干部值班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打造平安校园;优化樱花园、银杏园、师表亭、白云湖等校园景观,“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列室”等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园主干道张贴学校标识和学校先贤画像,在公共教学楼安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校歌、校训文化墙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学习工作热情。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编辑 杨霞

  二审 李勇

  三审 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