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对贵阳市部分高职院校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问卷调查


  推行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教育是最具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的方式,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教育可以提升贫困人群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从而增加就业能力,提高经济收入。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懂知识、懂技能、会思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这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向贫困大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摆脱思想上的“贫困”。教育精准扶贫作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如何在大扶贫背景下,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落脚点,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各高职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贵阳市部分高职院校享受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总结了高职院校享受教育精准扶贫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不足,以期对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在贵阳市进行的。调查组成员充分利用贵阳市高职院校集中的便利条件,选取了10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组共发放了1300份问卷,回收1075份,回收率为82.7%,该次调查问卷有效。被调查的对象是每所高职院校2016年度和2017年度享受教育精准扶贫的大学生,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占57%,女生占43%;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占40.08%,其余为苗、侗、土家等8个少数民族;从户籍性质来看,85%的学生是农村户籍。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各项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教育精准扶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党委、政府聚焦精准扶贫,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中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的扶贫工作方式,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作为落实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主体之一,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育人主线贯穿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坚持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建立完善扶贫体系的同时,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物质贫困”,避免“精神贫困”。首先,各高职院校针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学生开展各种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强化了学生对国家实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认识。在被调查的学生中,99.7%认为“2020年中国一定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9.5%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96.8%认为“国家兴亡,我的责任”;71.5%表示得到教育精准扶贫的资金后,应该把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上。其次,各高职院校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融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对该项政策的正确认识。受调查的学生中,99.4%非常赞同“国家推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99.6%认为“教育精准扶贫对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非常有帮助”;99.3%认为“通过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贫困代际问题一定能够解决”。最后,在问及对学校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有何建议时,有80.8%的学生认为应该自力更生,通过自主创业来改变目前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65.7%认为学校应该举办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救助和致富能力;有50.6%认为学校应该不定期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有超半数的学生认为应该拿出一部分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作为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培训资金,学校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时,除了提供满足他们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外,其余资金应该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67%认为教育精准扶贫应该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等现有的扶贫方式。


  学生具备了充分的脱贫意识与动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相对贫困和特殊的成长经历,其性格特征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和严重的自卑感交叉表现。贵阳市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始终坚持扶贫与励志相结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宣传表彰自立自强之星、励志成才表率等先进典型,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贫困、面对贫困,从而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勇气与决心。调查结果显示,80.8%的学生认为应该自力更生,通过自主创业来改变目前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享受精准扶贫的学生赞同“思想上的‘贫困’是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占96.3%;赞同“幸福感来源于劳动”的达95.3%;赞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占92.1%。


  虽然高职院校教育精准扶贫在引领贫困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有部分享受教育精准扶贫的学生存在功利、依赖等思想,这与教育精准扶贫的真正目的相违背,也将影响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调查资料,目前享受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思想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有的学生总是抱怨命运不公,对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不能正确、客观、理性的认识与分析,导致他们出现了严重的心态失衡,甚至具有仇富倾向;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己的得失,只享受自己拥有的权利,却极少履行自己的义务,只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对同学、班集体和国家的关心;有的只看重扶贫资金,却不考虑如何脱贫;有的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得失,对未来没有规划与抱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入党只是为了在今后找工作时能够更具有优势”的占21.3%;认为“金钱能够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的占32.3%;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自己理所应当得到”的占28.7%;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没有帮助的占17%;希望教育精准扶贫覆盖面再广一点的占47.2%。在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用途上,有11.7%的学生主要用于购物,10.1%主要用于外出游玩。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用途不同,如表1所示。


  部分学生对教育精准扶贫产生依赖思想。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理应得到社会及学校的资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但是他们对自己享受资助后应该怎样来脱贫却表现得比较迷惘。在对家庭困难学生脱贫方式的调查中,12%打算依赖教育精准扶贫方式进行脱贫;6.1%安于现状,不作为;7.6%在没有获得教育精准扶贫的情况下,将会放弃学业。在对目前是否做了脱贫计划的回答中,只有7.4%的学生回答“有明确的计划,现在正在着手实施”,50%回答:“也许会制定计划”“暂无”;而另有42.6%则回答“从来没有想过”。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要做好精准扶贫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精准脱贫的能力。


  部分高职院校资助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帮助学生脱贫。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靠救济式扶贫,即只停留在解决学生眼前生活、学习困难的层面上,缺乏创新型扶贫工作方式。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极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资助方式不应过于单一,而应当推陈出新、灵活多样。在回答“除了享受到教育精准扶贫外还受到了哪些支助”的问题中,4.6%表示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25.1%表示获得过国家助学金;41.9%表示得到过助学贷款;11%的学生表示在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工作;0.6%表示获得过其他资助;57.9%表示有创业想法,但没有相应的扶贫资金支持。


  “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享受教育精准扶贫的学生若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必须转变观念,增强脱贫意识。因此,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通过精细化个体辅导,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确保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学校应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针对性强且个性化的资助方式,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个性辅导方案。一方面,横向上从贫困大学生在物质、精神以及发展上的需求不同考虑,采取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和发展贫困”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模式,以满足贫困大学生物质和非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纵向上从贫困大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不同考虑,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工作模式,增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教育精准扶贫学生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帮扶。教育是阻隔代际贫困传递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可行能力理论认为贫困的本质是人基本能力的缺失和被剥夺。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最有效的“造血式”扶贫。在具体的扶贫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贫困大学生家庭背景、生活区域、家乡产业特点建立不同的技能培训方案,实现“精准技能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精准挖掘贫困大学生的致贫原因,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知识技能大赛,在提高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贫困大学生就业脱贫帮扶机制,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脱贫,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等方式,开展精准定向招聘,精准订单培训,实现精准就业脱贫;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向学生大力宣传现有的国家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大力扶持毕业后愿意到贫困地区创业且有发展能力的学生。通过举办各种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贫困大学生创业意识,开展精准项目培训,建立精准创业培训导师制度,实现精准创业脱贫。


  创新扶贫模式,提高勤工助学活动成效。贫困大学生既有经济上的“硬贫困”,也有能力上的“软贫困”。在高职院校现有的扶贫体系中,勤工助学相比其他资助形式更有助于改变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能够充分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贫困大学生在获得经济资助、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是消除能力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助学+成才”扶贫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本质内涵。为响应国家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应探索新路子,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掘一些与本校专业相关联的岗位,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带领贫困大学生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进而获取一定的报酬。同时,将勤工助学岗位由单一的劳务型向技能型、知识型、创业型转变,将资助模式由简单的福利资助型拓展为市场开发型,由自由分散型转变为团队合作型,从而建立起高职院校良好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通过感恩教育营造诚信、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培养贫困大学生感恩、诚信、奉献的高尚品质,以文化育人,争取让感恩、诚信、奉献的品质根植于每一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之中。首先,大力宣传学生知恩图报、感动校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制止各种感恩缺失行为,营造感恩文化氛围。以校园文化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杜绝学生“等、靠、要”的想法,推动学生由“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转变,并将感恩之情传递下去。其次,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园贫困生信息库,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把诚信作为贫困生享受一切资助的底线,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最后,将奉献精神融入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奉献的意义和快乐。以学生“第二课堂”为载体,将奉献教育贯穿思想政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来源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