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文脉颂中华】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千方百计端稳非遗“饭碗”

LOGO.png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也有信心打造竹编产业链,让更多人加入这一行,说得起硬气话。”6月2日15时,在赤水市大同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里,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字字珠玑,解读深刻,用赤水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全国“两会”精神传达给更多的乡亲,在场的人也听得认真,掌声不断。


  “你们公司还招不招工?”


  “现在做这个竹编,到底销路好不好?工资有没有保障?” 宣讲现场,村民们连连发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企业没有一个人失业,并且还在研发新产品,还在生产,大家都有活干。”面对大家都很关心的就业问题,这位“90后”的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言辞铿锵,耐心解答,直到声音略带沙哑,字里行间却充满了“让人放心”的温暖。





  “我这几天就要去贵阳一趟,把一笔订单落实,无论如何,我们的生产不能停,员工工资不能停。”


  “太好了,听到你这样说,我们心里就不慌了。”乡亲们越听越振奋。


  作为一名从基层走出来的代表,这些年来,杨昌芹在拓展自己竹编事业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加入到了脱贫攻坚的行列,带领当地群众依托非遗手艺,走出贫困的行列。





  在赤水四洞沟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旁,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开设的非遗展示销售厅常常人头攒动,赤水竹编成为了旅游特产的“爆款”,吸引众多游客的青睐;她成立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生产、销售、加工、培训为一体,吸纳百余名当地农村留守妇女从事竹编工艺。





  “只要有政府的全力支持,有乡亲们的勠力同心,再严峻的挑战我都有信心应战。”杨昌芹说,面对接下来的发展,她首先考虑的是保障公司员工的收入,并且千方百计联络、拓展国内市场,先后对接到了浙江、上海两张“大单”,做到精准销售。不仅如此,还筹划着通过网络直播,在直播平台制作视频教程,让更多人了解竹编技艺,了解竹编产品,广开销路,让更多人端稳非遗手艺的“饭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霞

责任编辑 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