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文脉颂中华】贵州“非遗”保护与传承赶超之路

LOGO.png


  10月25日,以“发展文创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在贵阳举行。


  近距离感受蜡染的精湛工艺,观察栩栩如生的黄平泥哨,聆听苗家姑娘叮铃作响的银饰,了解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沟通交流……民博会搭建起一个展现多彩贵州民族民俗风情、促进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QQ截图20200605164644.png

民博会上,王登书和他的泥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涛/摄)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合


  民博会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登书带着一群栩栩如生的“动物”亮相活动,引来游客驻足。


  “这个泥哨很独特,真的能吹响吗?”市民黄女士拿起一支泥哨左看看右瞧瞧。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平泥哨,每一支都可以吹响。”王登书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己带来的泥哨,“这些泥哨全部由我们手工制作,每一支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手上这支泥哨造型大胆、色彩丰富,不管是送礼还是买来收藏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了解过后,黄女士挑选了一支生肖猴的泥哨。“这支泥哨很特别,做工精致,送给家里的小朋友,不仅可以增加乐趣,还可以增加他对贵州多彩文化的兴趣。”


  据介绍,泥哨通常以黑色为底衬,借鉴苗族妇女服饰的颜色和图案,用当地特有的黏土,手工捏制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背后留有小孔、能吹出响声的小工艺品。黄平泥哨明快的色彩和考究的图案,使其民族特色浓郁,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泥哨所用的泥需要有一定的黏性,不黏不能成型,太黏又会在烧制的过程中炸裂。”王登书说,“我创作的泥哨主要使用大红大绿的颜色,花纹也是随心所欲的,适当借鉴了少数民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没有固定的纹理。”


  在“黔地守艺”非遗作品展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着精美作品集中亮相,向游客现场展示制作技艺。一旁的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8岁开始,我就跟着母亲学习蜡染,如今已经30多年了。蜡染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做了小半辈子蜡染的杨二耶牛说。“这次参赛重要的不是拿奖,而是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将蜡染这一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比赛开始,杨二耶牛将布料平铺在桌面上,用铜刀蘸上放在旁边陶瓷碗里烤着的蜂蜡,一笔一笔地在布上绘制图案……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生活。众多手工艺人通过比拼与较量,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民族文化与“双创”结合,“文化双创”正引领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QQ截图20200605164653.png

民博会上的蜡染作品。(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涛/摄)


  传承


  老艺人与年轻人之间需要桥梁,把传统手艺纳入市场和年轻人的认知体系之中,才能让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地传承发展下去。


  平安纯银加工作坊的主人吴建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的徒弟。出师后便成立了自己的作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


  “银饰刺绣是我们苗族的传统技艺,这一身本领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脱贫致富的好出路。”吴建平每天都要在作坊里敲打几个小时。


  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在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是非常关键的传承载体,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必须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


  吴水根从事银饰锻造已经超过30年,获得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和奖项,而最令他自豪的并不是自己在银饰领域取得的优秀成绩,而是通过传授银饰锻造技艺,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经历。


  “这门手艺不能失传,只有吸引更多人来了解我们的文化和手艺,才能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与以往拜师学艺的传承文化不同,吴水根更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所有愿意学习银饰锻造的人,只要感兴趣,他都愿意教。至今,他已经有20余名弟子学成出师,并在各自地区成为独当一面银饰手艺人。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既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又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是融入当代、融入大众生活。


  今年6月,以“传承非遗·文化惠民”为主题的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聚”活动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正式启动,先后吸引了雷山、丹寨、三都、麻江等多个县(市、区)参与,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静态图片展、实物展和动态的歌、舞、剧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展演,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满足了广大民众体验贵州非遗魅力的需求。


  “今年的‘非遗周末聚’亮点纷呈。我们打造了线上平台,开通了5G网络直播、图片直播等。活动举行期间,民众不仅可以免费参观,还可以用手机关注公众号,参与到人气非遗节目和非遗作品评选中来。”“非遗周末聚”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安顺文庙、屯堡古镇、侗族鼓楼花桥等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的建筑;与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手工业生产的技艺记载相契合的石桥古法造纸;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苗族蜡染;旋律优美、和声和谐的侗族大歌……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凝聚着贵州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宝库,2003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将非遗保护纳入法制轨道。2012年,贵州颁布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申请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014年6月出台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从全省的高度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作出全面而深刻的部署,标志着贵州非遗保护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此外,贵州把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和大扶贫战略、大数据战略行动紧密结合,出台并实施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工作站等;同时,贵州被列为“全国首批非遗数字化试点省”,建成了全国第一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通过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贵州从“后发”走向“赶超”的精彩历程正徐徐展开。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华姝

责任编辑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