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四力四全蹲点】黎平:人是家乡好 月是故乡明

  昔日,为了摆脱贫困,他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如今家乡的热土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浓浓乡愁召唤他们纷纷带着资金和项目回来创业,投身家乡的脱贫攻坚战,成为决战决胜的重要力量。“大雁归巢”在黎平县正成一种潮流。

  杨德昭:城里老板变身“技术农民”

  杨德昭(左)和杨国全在砂糖桔种植基地查看生长情况

  “再过一段时间,有一些猪就能出栏销售了。”1月3日,站在敖市镇昭全合作社养猪场,杨德昭笑着说。

  杨德昭是黎平县敖市镇敖市村人,同时也是黎平县敖市镇昭全合作社负责人。2016年,黎平全县掀起扶贫开发的大热潮,敖市镇党委政府也对在外经商的敖市籍人士发出号召,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帮助家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杨德昭响应号召,回到了家乡。

  “我本人自小就在外地做生意,在没有回到家乡以前,我一直在铜仁市做广告生意,每年收入有几十万元。”杨德昭说,虽在外地挣了钱,但是心里一直想着家乡的发展,“我一听到家乡号召,就立马赶回家看看情况。”

  回到家乡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杨德昭为选对回家发展的产业,便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学习。

  “通过多方考察比对,我认定温氏集团的模式较为符合敖市镇的实际情况,决定首先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杨德昭说。2017年3月,杨德昭和兄弟杨国全合伙成立的昭全合作社在敖市村界头(地名)正式挂牌,先期投入400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温氏养殖示范小区。

  “养猪场开起来没多久,我就和老婆到这里来上班,每个月两个人能领到6000元的工资。”贫困户杨安长说,以前在外打工,不仅收入不稳定,还不能照顾小孩和老人。

  两年多来,如今,杨德昭的养殖小区实现规范化建设,建成自动化圈舍3座,可同时养殖生猪2400头,年出栏生猪4800头。

  杨德昭介绍,两年的时间里,养殖场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资金180余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120万元以上,合作社惠及敖市镇150余户贫困户,每年务工工人1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敖市村23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养殖场虽然发展稳定,但是带动贫困户的面不是很广。”杨德昭并不满足于现状。

  敖市镇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较多,在家的基本上是老人小孩和妇女,大量土地处于撂荒状态。“要想让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只有发展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才能达到。”杨德昭说。

  说干就干,杨德昭和兄弟杨国全积极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在坚持生猪养殖产业的同时,探索种养一体化同步发展的路子。

  “我们在广西桂林永福镇考察发现,砂糖桔的市场供货缺口大,很契合我们当地的发展。种下果树,养殖场产生的猪粪还可以直接运到果林里当肥料。”杨德昭说,在多方调研后,决定在敖市镇梧寨、三多、敖市、八开、秦溪村一带引入近3000亩大坝种植砂糖桔,还可以在树苗间隙套种麒麟西瓜、蔬菜等季节性蔬菜,发展短平快产业,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如今,敖市镇的橘子树已经长到成人一般高,绿油油的果树成为敖市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敖市镇人民政府组织150户贫困户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同时吸纳大量农民工在合作社的种养殖基地务工。发展砂糖桔产业2年来,共流转土地1500余亩。”杨德昭说,预计在2020年底,会尝试拿一部分果树挂果销售。

  当前,黎平县正处于脱贫攻坚“减贫摘帽”的关键期,杨德昭表示,敖市镇昭全合作社作为敖市镇的本地企业,也将积极在这场坚决要打赢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长霖:昔日人民子弟兵 今朝致富带头人

  基地里红彤彤的草莓

  “今年的草莓收成不错,长得大颗,到处都来订购,基地里的工人每天一大早就要出去送货。”在贵州黎平长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草莓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草莓长势喜人。

  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党总支书记吴长霖采了一颗大个头的草莓拿在手上,喜滋滋地说,“今年卖得还不错,35块钱一斤。”

  吴长霖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加过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役期间,先后荣立2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后,吴长霖带着在部队中锤炼的优秀品质,加入到了黎平县的脱贫攻坚战场。

  “我当了8年的兵!”吴长霖说,自己退伍后在县武装部当过应急分队班长,当过保安,学过厨师,从事过建筑行业……最后,拒绝了许多大企业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8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吴长霖永不言败的性格,这也成为他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支撑和力量。

  退役后,吴长霖先后到贵阳等地学习金融和企业管理,前往广州、深圳、南京等地考察市场。2015年4月,他回到家乡成立了贵州黎平长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30多亩土地,投入资金36万元,带领周边30多户农户一起种植冬季草莓,开始了创业之路。“当年累计销售2万多斤,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收入达60多万元,”吴长霖说,这也是自己创业收获的第一桶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这是吴长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2016年11月,吴长霖高票当选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党总支书记,获得成功的吴长霖越加自信,2017年,吴长霖带领中潮村16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90户),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组建了中潮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还建立了“扣除成本,盈利的28%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2%用于公益事业,10%用于村集体,60%按照合作社所占股份份额进行分红”的群众利益分配机制。

  “贫困户在村合作社基地务工的同时,由我手把手地传授给他们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产业管理知识。”吴长霖说,合作社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产值300余万元,获得利润40万元,带动90户贫困户脱贫,解决长期务工就业30余人,年支付劳务费50万元。掌握管理技术后,合作社再把基地产业以“返租倒包”的方式返包给贫困户,每户贫困户承包园区内的5个大棚,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

  挂得满满的荣誉墙

  在一次合作社的分红大会上吴长霖给村民们立下的“军令状”:“这一年我很忐忑,是你们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今天我们尝到了发展产业带来的甜头,这也是给我们主动发展产业的最强动力。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努力争取在三年内把合作社的资产扩大到500万元以上,实现我们‘村社一体,村企共建’的奋斗目标。”

  为拓宽发展路子,实现“村社一体,村企共建”的奋斗目标。2017年6月,吴长霖领头成立了村办企业“黎平县通达九洲劳务承包有限公司”。公司采取PPP模式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中潮村停车场。停车场外新建门面8间,每年门面租金达56000元;建有停车位49个,每年租金达49000元。同时,公司还承接工业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市政建设、绿化、农业综合开发、家政服务等业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仅停车场一项,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达10.5万元。中潮村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0万余元,集体经济积累(含固定资产)达500万元。

  “当年我在村民们面前立下的‘军令状’算是完成了。”吴长霖笑着说,自己的家乡赶上了发展的好时代,中潮村将继续深化“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资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朱守权:带领乡亲走上致富的路子

  工作人员正在给鸡喂食

  因为是野外林下养鸡,工作人员时常要去山里寻找鸡蛋

  1月3日,在黎平县朱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内,几个人一边交谈,一边查看鸡舍周边的环境情况。

  “现在我缺乏养殖技术,要多去学一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才行。”

  “是呀,技术是关键。你搭建的这些鸡舍周边不是很卫生,需要再改进一下。”

  “恩恩,这个细节我也注意到了,我抓紧整改一下。”

  几个人的话语声,有时激昂,有时低沉。

  这说话的两个人,一个是朱守权,一个是敖市镇工作人员谢伟建。

  今年34岁的朱守权是敖市镇洞寨村2组村民。十八年前,初中毕业的朱守权和当年村里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加入了外出打工的人潮之中。

  “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因为是技术工,我每个月的收入有1万多元,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归属感。”朱守权说。

  有一年,朱守权回乡看望父母的时候,偶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那时候在旁边听到他们谈到家乡的发展,我一下就提上了劲。”朱守权说,会后,自己主动与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攀谈。

  朱守权从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太多,是发展规模产业的一大难题。朱守权也把自己掌握一定的农产业种养技术和返乡创业的想法告诉了工作人员。“那天我们谈了很久,家乡的每一件事我都想知道。”朱守权说,当天交谈过后,自己决定辞去了月薪一万余元的工作,返乡创业,努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打工期间,我经常寻找各种机会参加过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实地参观了不少现代农产业示范园,学习和积累了相对发达地区的农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农产业种养技术。”朱守权说。

  回到家乡,朱守权积极动员本村部分村民参与到自己的创业中来。最终,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朱守权克服各种困难,组织成立黎平县朱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在本村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建成占地5000平米的鸡舍,散养林地范围覆盖50余亩,养殖规模达6万羽。同时,朱守权还启动稻田养鱼产业项目,实现多种产业互补支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们有见识、有头脑,产生了很好的‘头雁效应’,给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强大的动力。”敖市镇党委副书记管运荣说。

  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从过去“穷得心慌”不得不到外地漂泊闯荡,到如今的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学了点子,铆足了精气神,黎平县返乡创业人员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正奋力拼搏在追赶跨越的新征程上,为家乡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