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脱贫攻坚·村村道】黎平德脑村:村寨大整治 村民奔小康

  德脑村,位于黎平县口江乡西部半山坡上,辖5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共有153户7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351人,已脱贫42户236人,未脱贫27户115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凝心聚力,协调社会帮扶力量,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狠抓扶贫政策落实,德脑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0.44%降至2019年的2%,多年的贫困得到解决,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人居环境


  “2017年10月,我被组织派遣到德脑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整个村给我的印象是脏乱差,没有道路硬化,村民没有厕所,整个村的基础实施非常落后。”唐永荣感慨道。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德脑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德脑村完成了3条通村同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不再出现。完成人饮工程项目3个,电改153户,移动基站1个,德脑村告别了喝水困难、用电不稳、通讯不畅的日子。


  基础设施在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群众的卫生习惯也在悄然地改变。过去,群众不爱卫生,垃圾随手乱扔,废弃杂物乱堆乱放的情况比比皆是,通过驻村工作队、“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对德脑村的“物质+精神”双帮扶,群众生活陋习正逐步改变,垃圾不再随手乱扔、房屋变得干净整洁,并修建了公共厕所1座,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


  “过去,我的房子比较破旧,没有劳动力维修,只能将就住着,现在好了,驻村工作队帮助我把房子修好了,并改良了厨房、卫生间,很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忙,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德脑村贫困户滚德辉说。


  “之前住的老房子漏风漏雨,通过政府的危房改造等政策,我家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村民吴婢本笑容满面地说。


  据了解,2014年以来,德脑村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0户,老旧住房整治54户,通过对危房、老旧住房、废旧猪牛圈等集中整治,德脑村陈旧破败、杂乱无章的村寨容貌焕然一新。


  村民在奋进 产业助脱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7年,德脑村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黎平县德脑合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产业革命发展“八要素”,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种植何首乌137亩,今年何首乌种植产值预计达到6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69户351人增收,户均收入近8000余元。


  “种植何首乌要划算很多,以前都是种植低效稻米,效益低,现在通过合作社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变了,效益高了。”左宗良乐呵道。


  除了抱团发展外,德脑村还充分利用传统的养殖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养植业,饲养本地黄牛。据统计,全村共养殖黄牛300余头,户均2头左右,每头黄牛年收益在7000余元,保证了户户有产业覆盖,户户有收入来源。


  就业有门路 增收奔小康


  发展劳务输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德脑村要实现脱贫致富,稳步奔小康,不能仅靠传统的种养殖业收入。就业是民生根本,稳固就业,持续增收才是目的所在,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一条更好的收入渠道。


  为此,当地就业部门、乡党委政府组织脱贫攻坚就业服务培训,通过与务工厂家岗位信息无缝对接,为德脑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撑,拓宽就业渠道。据悉,2018年以来,有260人参加了乡级就业技术培训,德脑村外出务工人员近200人,村民有就业,稳步促增收。


  如今的德脑村,基础设施有保障,就业增收有门路,村庄变了样,村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