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主题教育 | 铜仁万山旺家社区:用安居乐业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文|姬露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总支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围绕“四心”抓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当好群众的“主心骨”“领头雁”,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微信图片_20191127175243.jpg


  守初心,甘做移民“孺子牛”。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为社区移民服务的初心,甘做搬迁群众“孺子牛”的使命。


  一是党员课堂领着学。针对在家党员,用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强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采取发放学习资料、开展培训、上党课等方式,结合“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扎实开展学习教育,谈学习体会,进一步领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目前,开展集中学习9次,开展培训85人次。


  二是家庭课堂带着学。将9名社区干部划转到5个社区网格,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送教上门,开设家庭课堂,强化感恩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共开展上门送学2300人次。


  三是多种方式推动学。针对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上门助学,送学习资料,引导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针对流动党员,采取电话促学、微信促学的方式,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督促充分运用学习强国、铜仁智慧党建云、铜仁组工、万山微党建等平台随时随地学。同时,组织社区党员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山烈士陵园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观看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发挥党员带头艰苦奋斗、革除陋习、树立新风的模范作用。目前,组织党员开展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警示教育共120余人次。


  下决心,检视问题“动真枪”。围绕给移民提供优质服务,让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目标,多形式、多渠道听取意见建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从搬迁群众所需所盼中找服务差距,从服务差距中检视思想认识、履职担当、服务能力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原因。


  一是多形式听取意见。通过在党员之家、便民服务窗口设立征求意见岗、设置意见箱,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详细做好记录,分类建立台账。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每名社区干部每周走访群众不低于20户,广泛收集组织建设、社区管理、党员发展、社区建设、民生领域等方面意见建议,带着本子去,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经常加入搬迁群众扎堆摆龙门阵的圈子中,融入群众,掌握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听取意见建议,架起“民心桥”,当好“大喇叭”,做好“传话员”。


  二是深入检视问题。对照党章党规和《准则》《条例》,聚焦搬迁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领导点、群众提、自己找、小区夜谈等多种方式,重点围绕“群众满不满意,自己是否关心到位”和“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自己是否执行到位”,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结合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认真查找班子和党员作用发挥、纪律建设、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听民意、找症结、补短板、谋思路。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21条,建立台账意见52条,共查找问题11个,登记台账化解纠纷300余件。


  三是狠抓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限时销号整改。目前,党组织发展动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社区存在安全隐患、就业渠道不宽、群众自主创业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了党员干部包靠服务制度、社区干部带队交叉昼夜巡逻制度和隐患及时处理机制,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和群众认可度明显提升。


  用真心,为民服务“翘拇指”。把搬迁群众当家人,把搬迁群众的事当家事,把服务搬迁群众事业当家业,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搬迁群众的认可,用生动具体的事情赢得搬迁群众的称赞。


  一是突出“四优”品质,确保群众搬得来。坚持环境优美、服务优质、政策优厚、管理优化,在最好的地段、最好的位置,打造高品位、高档次的小区,让搬迁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同步享受城市新生活。构建“街道党工委+迁出地工作组+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员小组)长”网格组织架构,建立街道党工委领导联系社区、干部包保小区、社区干部负责网络、党员小组长(楼栋长)负责楼栋的管理体系。对搬迁户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及时研究,及时办理;以共商共治共享共建为原则,探索“居规民约+模式,突出群众自治,细化网格管理,打造大数据智能平安管理示范小区,新增天网监控42个,高空球机2个,为每栋楼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脸识别、群众刷卡进门,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将党建、民生、社会治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治、平安建设等工作下沉到网格,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安居乐业。


  二是创新“567”移民工作法,确保群众稳得住。实行联合办公、就业保障、均衡教育、公共服务、基层党建“五进社区”。建设便民服务、微工厂产业园、学校、卫生服务站、综合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六个中心”。实现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培训、产业、结对帮扶“七个全覆盖”。


  三是筑牢“三不”保障,确保群众能致富。搬迁入住以来,旺家社区扎实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重点围绕帮就业、帮就学、帮就医、转身份“三帮一转”做文章,保障生活水平不降低、服务保障不打折、家庭就业不漏一户,优化配置学校、医疗服务点、农贸市场、便民超市、金融网点、公交客运、文化广场、滨河公园等配套设施,打造10分钟“就医圈”“就学圈”“健身圈”,彻底打消了搬迁群众顾虑,帮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赢民心,喜看百姓“笑开颜”。搬迁群众的口碑是检验旺家社区开展主题教育成效的最好方式。家门口就业,让搬迁群众赢得了经济收入;楼下可健身,让群众赢得了身心健康;小区内上学,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搬迁群众脸上无不绽放笑容。


  一是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以搬迁家庭至少一人以上就业为目标,向东部地区输出务工人员3600余人、引导自主创业360余人的同时,在安置点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已引进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装等七家企业,可解决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2600元以上,目前已有240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目前,共对接推荐工作1100余人次。万山区“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于2019年4月12日得到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肯定性批示。2019年10月,旺家社区“微工厂”被省委改革办确定为改革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二是实现就学就医有保障。就学方面,开通学籍绿色通道,新建城区幼儿园7所、小学3所、初中2所,增加学位1.45万个,乘公交车10分钟可到周边的铜仁市第八中学等八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就学。就医方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建成7个卫生服务室、1所综合卫生服务中心,乘公交车1站可到万山区人民医院。


  三是实现社区服务有精细化。建有1个占地5000平方的综合超级市场、1个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党组织,设置社保、就业、教育、卫计、民政、残联等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排解民忧,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搬迁群众实现由“农民”到“居民”的转变,切实提升了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