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化中国行 | 文化赋能​黄果树 提升景区吸引力

27度刊头.jpg


微信图片_20240514193159.jpg


5月17日,安顺首部文创旅游读本——《徐霞客带你游安顺》发布。据安旅集团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副总经理佟海峰介绍,“作为服务于Z时代游客的文创读本,《徐霞客带你游安顺》创作中参照了当下受年轻群体喜欢的小红书APP,采用的文风既时尚又轻松,其中爆款文案引领是最大亮点。全书共15万字,内含图片150幅,精品手绘30幅。既是图文读本,又是旅游攻略。”


1716286033247065_a.jpg

 

安旅集团自2023年起就将包含徐霞客文化的各类文化研究工作列入工作目标,成立了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邀请安顺名家举办了多场“霞客听瀑”读书会,重新探访了徐霞客游历安顺的昔日路线,赴江苏省江阴市、无锡市,开展对霞客文化的深耕溯源,同时查阅《镇宁县志》《安顺府志》《明实录》《安顺城记》《白水红岩历代题咏黄果树诗词选》等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等进行考证,为后续推动徐霞客文化进一步挖掘和文旅融合奠定扎实的史料基础。


1716286053581786_a.jpg

黄果树旅游区内的环瀑观光小火车。


在黄果树旅游区内,安旅集团依托徐霞客文化、抗战遗址、乡贤文人、民族风情等文化资源,规划打造通过景区小火车IP贯穿六站、五亭、三区的系列环瀑业态,推动在地文化赋能旅游资源,提升游客游玩文化体验。“比如这条线路中的落虹桥是被称为‘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滇黔段的重要一部分,为游客展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 佟海峰向记者介绍。


1716286098407757_a.jpg

夜游黄果树的奇幻光影。

 

“在文化挖掘和开发过程中,要让文化能被游客听到、看到、体验到。”安旅集团旅游数字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伟介绍,比如新增的“黄果树夜游”和“飞越黄果树”项目,将布依族文化、西游记文化和自然地质文化融合,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进行转化,让游客更直观、立体、多维度地感受黄果树旅游区的文化内涵。


1716286114782744_a.jpg

石头寨布依风情。


黄果树旅游区周边一系列的露营基地、民宿、布依风情街等文旅融合项目也持续推进中。在石头寨布依民族风情街项目施工现场,伴随着“隆隆”的挖掘机声响,项目正在忙碌而有序的建设中。“石头寨布依民族风情街依托布依族文化进行设计,让街道充满浓厚的布依民族风情特色。同时,我们还规划把全村的蜡染作坊聚集于此,形成集群效应、抱团发展。” 石头寨村支书伍文顺介绍说。


石头寨还是远近闻名的蜡染之乡,进一步开发布依蜡染文化也是挖掘景区文化的重要方向。在六月六布依蜡染坊,工作人员正在绑扎棉布和整理上过蜡的半成品。蜡染坊主理人伍德华告诉记者,“此前村里面大多数人家是以做烧烤生意为主,但我认为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发扬文化才是根本,于是在2014年我就成立了第一家蜡染坊。”


1716286196687024_a.jpg

伍德华获奖作品“蓝染布偶兔”。


伍德华还极其看重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品牌建设,“目前我已经注册了‘LYLBYLRF’‘伍德华’‘青出于染’三个商标,这样我们的一些好的原创作品就能得到保护。” 在2024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六月六布依蜡染坊的作品“蓝染布偶兔”荣获铜奖。


此外作为黄果树旅游区布依学会副会长,伍德华还参与编写出版了《安顺市布依语第三土语区词汇》,为布依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高效融合发展提供了学术素材。


黄果树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张健表示,通过内外部双管齐下驱动,将持续推动黄果树旅游区在地文化与新业态融合,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旅游供给,提高游客过夜率,助推黄果树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顺利开展。


1716286269246887_a.jpg

明超扮演徐霞客在黄果树陡坡塘景区拍摄。明超供图


在挖掘本地文化的同时,黄果树旅游区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讲好旅游区好故事。近日安旅集团和知名旅游博主明超合作拍摄系列短视频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我们在筹备徐霞客系列中参考明朝的衣冠制度进行相关服化道设计,根据不同的季节、场景制作了20多套服饰,力图还原徐霞客当年游历山水的真实状态。” 明超告诉记者说, “在拍摄中我们运用了类似希区柯克电影拍摄中的一些方法,配上快慢镜头的剪辑等,表现出黄果树瀑布的壮阔,以及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

编辑/赵珊珊

受访单位供图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