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史研究者眼中的丁宝桢|赵青:丁宝桢的当代价值更多体现在其精神的传承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 27度标头.jpg


微信图片_20240509103815.jpg

编者按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原名琼选,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政治家、改革家、晚清名臣。咸丰三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因军功加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创办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重要人物;智杀太监安德海,曾国藩称其“豪杰士也”;推行盐政改革,打通川黔盐运通道,解决贵州百姓用盐困难;治理黄河、修缮都江堰,被誉为水利专家;逝世后赠为“太子太保”,谥“文诚”,入京师贤良祠,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纪念。有《丁文诚公奏稿》《十五弗斋诗存》《四川盐法志》等传于世。


2023年10月,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丁宝桢》在央视的热播,让关于这位晚清名臣被更多人认识,其清正廉洁、报国爱民的一生在新时代被以各种创新形式再现和传播,而其中那些具备当代价值的优秀品质,更让当下的人们津津乐道。 


真实的丁宝桢,在文史研究者们眼中是什么样子?他们最看重丁宝桢品质中的哪些东西,以及对这位名噪一时的晚清人物做怎样评价和表达?记者就此采访了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赵青。 


1 织金县丁宝桢陈列馆。.png

织金县丁宝桢陈列馆。   


贵州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黔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赵青,把其对丁宝桢的研究成果浓缩在了《展黔山雄直清刚浩然正气,做一代忠臣贤臣名臣的丁宝桢》一文中,该文章也是贵州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第六轮重点学科建设“黔学”的阶段性成果。两个月前,赵青将该研究成果在贵州省图书馆举办的2024年新时代黔灵百姓讲坛上做了主题讲座。 


讲座开场,赵青追溯了丁宝桢高祖由江西入黔缘由。乾隆时期中原人口快速增长,但此时贵州等西南地区因清初连年战乱,人口减少,清政府鼓励向西南地区移民,“雍正年间西南民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实行保证了中央有关政策的贯彻,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移民的迁入。”据统计,“乾隆六年(1741年)时贵州人口241万余口,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达307万余口,8年间增加了66万余口,平均年增长率为 3.4%”,超过全国的快速人口增长率中有相当部分是移民的贡献。道光年间对清代贵州移民的一个不完全统计直接显示了贵州移民数字的庞大,全省清代移民贵州的客民户数达72492户 ,以每户4人计算,总计达30万左右。”织金丁氏先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江西一路向西,移民到贵州平远州。


2 丁宝桢亲题“幛东堤”石碑。.png

丁宝桢亲题“幛东堤”石碑。 


“四次乡试,五次会试,历经艰辛,才最终考中进士,选翰林。恰在此时,母亲病逝,回乡丁忧,遇上咸同战事,走上了不同寻常的书生报国之路。”赵青从忠、名、贤三个方面,用详实的史料、生动的事例,深度剖析了忠臣丁宝桢在国家危难之际,“散家财,募壮士”,护平远、守贵州、走山东,征战沙场,最终因战功卓著,加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名臣丁宝桢智斩安得海,一举成名天下知;贤臣丁宝桢在办洋务、兴教育、续文脉、改盐政、治水患、兴水利、整吏治、固海防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作为有着多年积累的历史文化研究者,赵青从世界各地和相关史料中搜集了大量历史图片,它们有助于更为直观地认识丁宝桢所处的时代。藏于英国博物馆的皇太后仪驾龙凤旗图,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丁宝桢奏折,汉砖上的三足乌图,以及至今留存山东、四川各地的丁宝桢碑刻、题字等等,都在赵青的论述中呈现。


在赵青看来,丁宝桢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的当代价值更多体现在精神的传承上。

 

她认为,在丁宝桢身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品质值得后人学习:精忠报国,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民为本,有勤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廉洁奉公的自律精神;刚正不阿,有嫉恶如仇、果敢刚毅的正义精神;吐故纳新,有敢为人先、变革图强的创新精神;坚韧执著,有一往无前、知难而进的愚公精神;知行合一,求真务实、身体力行的诚信精神。 


赵青对丁宝桢的研究,包括他与其他贵州名人的关联。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逝世,光绪十九年(1893年)《丁文诚公遗集》问世,李端棻为之作序。序言高度评价丁宝桢,认为他继起于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之后,功勋未可限量——而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首倡者、戊戌变法主要推动者的李端棻,也是贵州举足轻重的晚清名人之一,贵阳一中前身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即是他一手创办。赵青也研究李端棻多年,并出版了专著《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端棻》。


3 《四川盐法志》丁宝桢总纂,清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png

 《四川盐法志》丁宝桢总纂,清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赵青还梳理了丁宝桢与川黔三状元的渊源。一是四川省清代唯一的状元骆成骧。骆成骧入读尊经书院,尊经书院由丁宝桢聘大儒王闿运出任山长,骆成骧得王闿运教诲,最终考取状元。骆成骧的老师高培谷,他是贵阳人,光绪七年(1881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间任资州(今资中县)知州,提携学生骆成骧,成为四川清代唯一的状元之师。高培谷在四川任职时,丁宝桢任四川总督,称他为“循吏第一”;二是贵州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的夏同龢,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时,夏同龢的父亲在四川任职,夏同龢随父亲在四川读书;三是贵阳青岩人赵以炯,在丁宝桢去世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他破天荒中状元,成为云贵第一个文状元。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历史图片由赵青提供

编辑/陆青剑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