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旅融合促发展 汞矿子弟吃上“旅游饭”

27度刊头.jpg


4月17日,铜仁朱砂古镇迎来了石阡县汤山中学600余名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古镇内随处可见身穿橘色校服的学生身影。

 

1714005987254741_a.jpg

朱砂古镇内学生们雀跃的身影。刘立超 摄


一路所见让学生冷佳慧感受颇多,“走进古镇就像进入了几十年前的电视剧一样,看到老的路牌、缝纫机……特别是房子和现在我们住的完全不同,很有历史感。在地下矿洞里我们亲眼看见了长在岩壁里面原生状态的朱砂矿石,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年矿工前辈们的艰辛。”


今年以来,朱砂古镇已经接待省内外研学学生近5万人次。


铜仁市万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黄振华告诉记者,朱砂古镇旅游度假风景区曾经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但经过多年开采,产量逐年减少,2009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扶持地区。万山区抓住机遇,积极招引企业,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原则对朱砂古镇进行全面升级,并于 2022年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1713932256883961_a.jpg

朱砂古镇“那个年代一条街”。万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2023年朱砂古镇累计接待游客61.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旅游的兴旺让不少原来贵州汞矿的子弟重回故乡就业,吃上“旅游饭”。


1713932266960227_a.jpg

曾经的万山汞矿区。万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团结就是力量……”古镇路边广播中传来的怀旧老歌一下子把游客带回激情燃烧的“那个年代”。作为“矿三代”的彭惠,今年是她在古镇从事讲解工作的第8年,对于这片养育了众多汞矿子弟的热土,彭惠饱含深情。“现在大家看到景区的工农兵广场、邮局、‘那个年代一条街’等,都充满了我儿时回忆,无比熟悉但又更加美好。所以我在给游客讲解时更像在介绍自己的家一样。”


1713932458134995_a.jpg

彭惠带团时总是充满热情地介绍自己家乡。受访者供图


四月,贵州旅游逐步进入旺季,彭惠每天都在忙碌充实中度过,“目前,自己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兼顾家庭。今天我和同事就接待了11个老年游学团,家乡变美了,来游玩的游客也多了,我经常和小伙伴们拍摄短视频,依托新媒体吸引客流,目前我们短视频中最高播放量已经超过33万!”


1713932548616637_a.jpg

彭惠在新媒体上介绍景区的历史文化。受访者供图


如今,在朱砂古镇还有很多和彭慧一样的“矿二代”“矿三代”回到了家乡发展,在各个岗位各展所长,曾经的废弃矿区,又回到了往昔一般热闹……


每逢节假日,在朱砂古镇景区“那个年代一条街”,舒小玲开的“矿嫂豆花”小吃店会吸引许多游客。大家亲身体验推磨豆子,煮一碗原汁原味的豆花,在这里找回儿时的快乐。


1713932587520201_a.jpg

舒小玲(左)在给体验的顾客添黄豆。万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汞矿子弟的舒小玲前些年外出打工,得益于景区的打造,现在从“打工妹”变为“小老板”。“我们的豆腐脑用石磨现推现做,游客来了不光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豆花,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推磨,找到‘那个年代’生活中的记忆。”舒小玲说。


1713932609590985_a.jpg

朱砂古镇保存上世纪50-70年代矿区老街风貌。万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来自广东珠海的游客蔡钿伟已经是贵州的老朋友了,“这次来朱砂古镇确实值得,我小时候住的房子、街道就是这样的,回忆满满。我已经来贵州旅游四五次了,都是自助游,贵州的交通、住宿等方面都做得不错,特别最近还有免票政策。”


在朱砂古镇“地下长城”景点,绚丽的彩灯将原来采矿坑道打造为“时光隧道”,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千年采矿历史。记者在现场看到,景区安保部经理吴长平正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


1713932643612714_a.jpg

吴长平和曾经的工友在矿区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一听、二看、三敲”,这是吴长平总结的三个矿坑安全检查小窍门。作为曾经贵州汞矿杉木董分矿四坑冲脚工区的井下安全员,他将原先的安全技能、工作规范、安全意识等带到了景区安全工作中,“虽然每年都会有第三方机构对景区进行安全检查评估,但日常的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1713932659684943_a.jpg

游客在朱砂古镇“地下长城”景点感受千年采矿历史。万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因为对万山的乡土情怀,让吴长平在工作中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早年我在广东打工10多年,后面古镇开业了我就回来了,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父母和两个娃娃。另一方面,我对万山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会更加尽心尽责。”


一把手电筒、一柄铁锤,再加上多年作为井下安全员的专业技能,让吴长平成为了游客畅游古镇的“保护盾”。

 

据贵州吉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宁介绍,目前在景区工作的原贵州汞矿子弟有106人,同时拉动近万人就业,通过发展旅游让本地居民过上了好日子。


1713932758522459_a.jpg

朱砂古镇远景。周峰 摄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

编辑/赵珊珊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