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有一种乡愁叫“黔西牛肉粉”

  漆艳是黔西谢家永鸿牛肉粉的后厨师傅,每天早上6点,她都要按时准备一天的食材。

  

  在这个已有40余年历史的店面里,漆艳参与了其中的13年,即使道道工序精熟于心,她仍保留着最初学徒时的敬畏,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优质的肉臊,要经过精细的工序:将牛肉改刀切块清洗,放入事先用煤炉加热好的清水中,用温火熬煮至沸腾,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再度焖煮,直至肉汤泛白,肉香四溢。

  

  漆艳像往常一样,在牛肉熟透之后,将其从锅中取出、封存、静置一夜,熬煮牛肉的原汤,则作为烫粉使用的汤头保存待用。

  

1.jpg

将肉块放入沸水

  

  在切制肉臊时,肉粒的大小影响着一碗牛肉粉的风味,大小适中的肉粒,能使鲜肉本味与汤味浑然相融,同时保留了本地牛肉独有的,弹性十足的饱口感。

  

  “火候适中的牛肉,肉质细嫩筋道,入口耐嚼。”漆艳说。

  

  在漆艳多年来的经验中,牛肉好吃与否,火候很重要。

  

2.jpg

煮好的牛肉

  

  火过急,口感略硬,火过小,入味略淡,只有火候适中,才能更好地使口味与口感两相适宜,因此她也一直坚持沿用谢家牛肉粉40余年传承下来的“煤炉熬煮”的烹饪传统。

  

  作为一碗牛肉粉调味配菜的点睛之处,干辣椒的烹炸火候同样有所讲究,入口鲜香酥脆的辣椒,须受热均匀,且不能在油中浸泡过久,因此漆艳必须在等油温升高后,不停翻炒,直至椒身因受热而泛起褶皱,辣香扑鼻。

  

3.jpg

切牛肉丁

  

  谢家牛肉对粉的制作也颇为考究,一般情况下,当天使用的粉要在前一天用水泡软膨胀,被称作“发粉”,随着天气变化,“发粉”的程序也略有不同,天气炎热时尤为繁琐,要先用温水将粉泡开,再用冷水冲洗多次,使之尽快冷却,这样发出的粉,才能卖相晶莹透亮,口感筋道顺滑。

  

  与漆艳一样,漆国敏在谢家牛肉粉的厨房做了10余年,在一碗牛肉粉上桌之前,还要经她精心调味,在烫好的粉上加入葱花、香菜等佐料,再浇上满满一碗高汤,铺满牛肉,一碗肉香浓郁的牛肉粉就做好了。

  

4.jpg

切牛肉丁

  

  漆国敏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时间稍多,在她的印象中,店里来过很多回头客,有些人从开店起一直光顾到现在,有些人是归乡的游子,他们身份各不相同,但都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小店的餐桌上,吃碗粉,聊家常。

  

  刘承力是土生土长的黔西人,他已经在杭州工作12年,今年3月,他打算趁着毕节的花期给自己放个假,带着家人重新踏上儿时生长的土地,在得知家乡正举办贵州牛肉粉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后,他带着自己6岁大的小儿子回到了谢家牛肉粉,看望那几位一直守在店里的“老朋友”,他说:“娃娃在异乡长大,我想让他记住这陪着我长大的味道。”

  

5.jpg

翻炒辣椒

  

  “很多顾客吃的不只是味道,是回忆,是乡愁,还是一份对家乡发展的牵挂。”漆国敏说。

  

  黔西牛肉粉,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当时有一位回族同胞家族定居于黔西,为了适应本地饮食习惯,他们将牛肉与本地饮食文化结合,发展出了口味独特的黔西牛肉粉。

  

6.jpg

汤头

  

  用料考究是黔西牛肉粉的“铁招牌”,民间素来有小黄牛饲养传统的黔西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一主两辅”农业主导产业,将“一主”定位为黔西本地小黄牛,如今,该产业养殖规模达到了18.9万头,年出栏4.56万头,存栏14.34万头。

  

  雄厚的产业基础不断为黔西市牛肉美食文化增添养料,如今的黔西牛肉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品牌,走出黔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出了国门。

  

7.jpg

烫好的粉正准备上桌

  

  在餐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谢家牛肉粉如今的经营者史开会却始终不忘初心:“我们坚持了40年,其实理念只有一个——将心比心。”她说,店里制作的牛肉类菜品,我们会定期试吃、改良,以一个食客的身份提醒自己,让这道风味历久弥新。

  

  如今,一碗牛肉粉,已经成为黔西人乃至贵州人乡愁的一种符号,而“记得住乡愁”,更成为令人们魂牵梦绕的一缕血脉情结。

  

8.jpg

牛肉粉

  

  这几年,随着谢家牛肉粉两家更大的店面先后开张,菜品随之增加,史开会看到慕名而来的陌生面孔也多了起来,她感到黔西牛肉美食的形式在随时代改变,同时她也很自信,是那份始终如一的家乡味道与诚意,正吸引着更多人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活力之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通讯员 高琦 周云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娟

三审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