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贵州糯米传奇》第一集:无“烬”诱惑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之食当以米为根本。中国的水稻栽培起源于距今约万年前的长江流域,而关于既好吃又可酿酒的糯米,先人们则归因于上天的恩赐和祖先世代的种植。于是,历历千年,山渊之精,浓缩于一颗米粒;凡尘之礼,寄情于万千糯食。在贵州,高山大野、河岸水乡,多民族儿女用虔诚与创造,将朴实无华的糯米化作口中的无尽风味。


  又至端午佳节,一场关于贵州的糯米传奇之旅,就从一颗布依灰粽开始。


贞丰布依灰粽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依山傍水而居,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糯米。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坐落于北盘江畔,其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非常适宜水稻、糯谷等作物生长,素有“中国糯食之乡”的美誉。在贞丰,月月五色米饭、季季粽子飘香,无糯不成席、无糯不成礼。


贞丰布依群众正在包粽子


  临近端午,漫步贞丰老城,糯米香气四溢,当地的布依族群众正抓紧制作粽子等各式糯食点心迎接端午节。张燕粽子是当地远近有名的一家老字号。一大早,张燕便开始清洗今天所需的柊叶,她得备足上万个粽子才足以应对端午节旺季所需。


  在贞丰,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或多或少都种有柊叶。很早以前布依族人便有用柊叶裹以糯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的习惯,这便是最早的粽子了。清晨,露水还未散尽,此时摘下的柊叶,鲜嫩、色绿、清香、个大,洗净后再配上几片提前煮熟(为了去除涩味)的小竹叶,柊叶增加清香味、小竹叶便于蒸煮时沥水,两者搭配,一大一小,似可容尽天下可容之物,便是布依灰粽的外衣。


清洗柊叶


  布依灰粽是当地一大特色,因在食材中添加了稻草杆、芝麻杆等烧制而成的草木灰而得名。谷草燃尽,是一个生命周期的终结,却又向死而生开启了另一场旅程。布依族先辈认为,草木灰是植物碱,有消症破积的功效,加入草木灰后即可增加粽子的芳香和色泽,同时更易消化,有点石成金之效。


  张燕早早地便备足了端午所需的草木灰,在她看来,烧灰是个技术活、更是个细致活。待老芝麻杆烧尽后,用手搓碎筛选,将没烧好的草去除,再过滤晾干,一轮下来就耗费个把小时。


草木灰


  糯米则选自贞丰县境内最大的布依族古寨之一——岩鱼村。他们利用甘甜的地下水种植糯稻,长出的糯米甘甜清香、绵糯可口,是当地公认质量最好的产米大村。布依灰粽的精髓之一便在于这一颗颗岩鱼米,上等岩鱼米和草灰的相逢,打破了黑与白、甘与苦的边界,仿若浑然天成般协调。


  精心熬制的猪油肉香渗透完全,加上草果等特制香料、糯米与草木灰,翻炒上几分钟,产生全新的风味。随自己的喜好放入肥瘦搭配的土猪肉、流油的蛋黄、粉糯的板栗、喷香的排骨……口味多样、层次分明,每一颗粽子内中自有万般变化。



  一个个包成四四方方、状如枕头的布依灰粽,用山泉水蒸煮,待肥肉的油脂慢慢融化浸透整个粽子,柊叶的清香、草木灰的味道又将油腻感大幅降低,糯而不腻、营养丰富,让人回味悠长、久久难忘。


  靠山吃山、傍水吃水,“水稻民族”布依人便用这一道独特的灰粽来迎接端午和每一个佳节的到来。



  一个小小的粽子,内有乾坤,上有枯荣,包裹万象,魅惑人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策划/文 周璇

拍摄 罗玉青 李芳芳

剪辑 郭加尧

编辑 李芳芳

编审 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