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新黔边行㉑ 平塘县甲茶镇:天路!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此次黔边之行走过很多地方,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的盘山公路见不过少, 可眼前这条平均宽3.5米左右的路还是让我抓紧了每一根脚趾。


10多分钟前,就在甲茶镇政府的院子里,忙得脚不沾地的甲茶镇负责宣传的同志打量了一下我们的车,“温馨提示”道:“你们还是坐这辆皮卡吧,四轮驱动。”我不明其意,却也不好多问,便上了他们准备好的绿色皮卡车。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只有四轮驱动的车才“配”走这段“天路”。转过急弯,迎面而来的竟是75度以上的陡坡,左边是怪石嶙峋的悬崖,平视望去,可看到对面山的山顶,右边是向外突出的岩石,仿佛要压在我们头上……车里,同行的几位都不再说话,屏住呼吸,努力让表情显得不那么紧张,我猜他们都和我一样,暗暗抓紧了脚趾。


险峻的冗阶“天路”


到了最后一个弯道,王长武提议:“这里开上去有点难,下车我带你们看看这条路。”跟着他下车,站在悬崖边上我又是一阵眩晕。向下望去,矮小的树丛间,黑色石块狰狞地突出地面,过去石漠化的痕迹依稀可见。王长武指着公路边一条石块砌出的小路说:“没有公路时,我们就通过这样的小路下山,肩挑马驮,要走一个多小时。”


这种小路1米见宽,比我们刚走过的公路更加陡峭,有“恐高症”的人怕是寸步难行。“我小时候就走这条路去上学,早上四五点起床,先吃一碗 ‘面面饭’(包谷面煮的饭),然后包两块红薯当晌午,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把红薯藏在路边的石缝里,准备放学回来时找出来吃,结果都被小松鼠偷光了,只能饿着肚子回家。”王长武想着小时候,觉得无奈又好笑。


团结村村主任王长武


然而现实让人笑不出来,王长武从记事起就见过太多发生在这条路上的悲剧。


甲茶镇团结村冗阶组建在接近山顶的一块平地上,四周被山坡包围,绿植环绕,仿若世外桃源。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条路直通广西南丹县,登上山顶便可一览黔桂两省交界处的所有动向,西南剿匪时期,这里曾是解放军选中的驻地,石头砌成的寨门上还有些许战斗留下的痕迹。


当年大家一起修路的场景 王长武供图


全寨有四十几户人,出生于此的王长武曾是这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后来被选为团结村的村主任。在这种宽1米多的小路上,即使是马驮也带不了多少东西,加上山路险峻,过去几十年间不知有多少马匹失足跌落崖底,虽然村民们养的猪品质很好,但要运下去卖掉只能提前屠宰,分成好几块请人搬下去,遇到酷热天气,肉也不再新鲜,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我见过有几家的小孩,出水痘、发烧,因为路太难走,不能及时送到乡里的医院,就这样没了。”交通极为不便,村里人只能种地自给自足,人均几分地种不出高产的作物,只能靠“面面饭”和红薯充饥。如此种种,都是促使王长武修路的原因,1998年,当上小组长后,他便一心想要号召大家一起干。


“这种苦我们是吃够了,总不能世世代代都受这种苦,要让子孙享点福。”冗阶组王长武动员村民们集资,凑了3000多元开始修路。3000元,即使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也不足以修出一条真正的路,但冗阶组的人依然干劲十足,带着从政府领来的炸药,买来钢钎、大锤,农闲时节就开始凿路。


把钢钎插入石块中,大锤砸下,石头松动、裂开,搬到一旁备用,等路开出来要用这些石头砌路基。农忙时在地里干活,农闲时在山崖边修路,冗阶组的人们犹如愚公移山,跟这些巨大的岩石硬碰硬,花了四五年时间才修通一条2公里的毛路,最窄的地方仅1米,最宽的地方也只有2米而已,农用三轮车勉强得以通过。


王长武与村民一起搬动石块 王长武供图


用了这么长时间,只开出2公里的毛路,还是不能通汽车,这让大家十分泄气。王长武心里明白,要修路就要花钱,动辄上百万,这对连吃饭都快成问题的村民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出去打工吧,赚点钱再说。”2004年,王长武远走广东。


如今的路虽然坡陡弯急,但汽车已能通过。沿着公路往上步行,转过最后一个弯,两棵百年古树在寨门口“迎接”来客,我们没有走平整的公路,而爬上了村民们过去常走的土路,穿过当年解放军留下的石门洞,一个被绿植包围的小寨在眼前舒展开来,静谧而古老。


走进寨子里,不少人家都已换了砖房,而当年修这些砖房时也让村民们费了不少劲。


冗阶天路入口的石碑


“2005年的腊月二十五,寨子里的人几乎都去赶场了,就剩几个老人在家留守,杀年猪、熏腊肉,熏腊肉的时候失了火,一半的房子都被烧了……”王长武描述着那场在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里给人留下最深伤痛的大火,不少村民家因此雪上加霜。总要有房子住才行,可那条毛路还是无法让汽车通过,修房子要用水泥、砖瓦,如何运输?水泥15元一袋,请工人肩挑马驮要给15元的工钱,上来了还要请人抽烟吃饭,如此算来相当于价格翻倍!砖就更麻烦,一次只能抬几块砖,村民只好用砂石自己烧制砖块。用高价的水泥和自制的砖块,村民们好歹搭起了自己的新房。


此时的王长武还在外打工,他始终惦记着那条路,寨里着火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更让他心急如焚。他隔三差五就跑回来在工地上忙活,要么就是去乡政府“报道”,打听有没有相关的帮扶政策。直到2011年,乡里终于争取到一笔30万的资金,望穿秋水的王长武终于得偿所愿,有了专业的公司做爆破,修路硬件也提升了不少,冗阶组的村民们又恢复了干劲。


自开始修路时已过了十多年,团结村所属的西凉乡已经并入摆茹镇合为甲茶镇,乡镇领导班子也换了好几届,但每一届都对王长武这个名字无比熟悉。扶持的资金下来了一笔又一笔,村民们投工投劳的热情高涨。


冗阶组古老的寨门


在冗阶组转了一圈,农户的家都挨着山脚而建,寨中央则是被划分好的菜地,种着蔬菜供村民们自己食用,硬化过的路面延伸到每家门口。到了王长武家,他抢先一步进门简单收拾了下,用一块抹布擦了擦凳子递给我们:“不好意思,很久没回来了,灰尘有点厚。”


王长武家侧厅的墙上挂了一排各种绶带,他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表彰会的照片贴满了整面墙壁,但在最显眼的位置,却是两张女人的照片,“这是我老婆,2013年突发脑梗阻,2018年的时候过世了……”他的声音低沉下去,不再说什么,转身继续收拾桌椅。


2013年,过度操劳的妻子突然倒下,七八个壮汉轮流把她抬下山往医院赶,那时路还未修通,下山都花了一个多小时,山路还十分颠簸,送到乡医院时医生已束手无策,又接着送镇医院、县医院,最后去到北京才救回性命,但人已生活不能自理,医生说:“病人耽误太久,不然有很大机会治好的。”王长武悲痛欲绝,寸步不离地在妻子身边照顾了5年,“如果路早点修通就不会这样了……”他常常这么想。


站在“天路”上,可看见通往广西的公路


妻子的病重让王长武修路的决心更加无比坚定。得到政府支持后的冗阶组,也请了专业的施工队,硬化路面工作进程加快,2017年1月4日,这条“天路”正式竣工,1月8日,正式通车。


王长武回忆往昔,通车那天如释重负的心情记忆犹新。前前后后近20年,他执着于一条长3.8公里的“天路”,如“愚公”一般终于征服了大山。路虽修通,但王长武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村民们还希望通过这条路走出贫困桎梏,发展产业成了当务之急。


牧草种植450亩,生态牛养殖100余头;产业调整1200亩,高粱种植1100亩,王中王朝天椒100亩……还有蜂糖李、刺梨等,全村299户贫困户100%享受利益联结分红,户均超过1000元/年。他给我的是一串数字,背后却是又一轮艰辛的付出。


团结村发展的养牛产业


走在团结村冗阶组的寨子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地里撒种子,他是从这个寨子里走出的大学生,如今王长武把他叫回家乡当网格员,照顾那些在这里住了大半生不愿搬走的老人们,“我们也做易地扶贫搬迁,但一部分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和生活,不愿搬走,现在政策兜底、产业发展也能给他们带来收益,他们不用再忍受贫穷了。”王长武说。路过村口的一户人家,女主人探出头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家吃饭,王长武告诉我:“她女儿也考上了大学,现在正在当兵,巾帼不让须眉啊。”


进村时,我们从古老的寨门进入,仿佛闯入另一个世界;出村时,我们走了那条平整的公路,走向外面四通八达的广阔世界。


>>>>>>>>>>


旧作重温:1985年版“黔边行”


《单一抓粮食——“金西凉”变“穷西凉” 农林果齐上——“穷西凉”变“富西凉”》刊于1985年6月23日《贵州日报》1版




单一抓粮食——“金西凉”变“穷西凉”

农林果齐上——“穷西凉”变“富西凉”


蒙应富


平塘县曾有过金西凉,银克度的民谚,意思是说西凉、克度一带,物产丰饶、人民富足, 在平塘县属数一数二的好地方,尤其是黔桂交界地区的西凉,要数第一。


西凉过去的确名不虚传。境内有个土肥水美的坝子,面积足足有一千多亩。生活在坝子上的布依族人民,男耕女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日子倒也挺美气。随着人口的增加、商品生产的发展,西凉人民渐渐捉襟见肘,金西凉终至变为穷西凉。说它穷,穷就穷在单一的粮食生产上。在以粮为纲的年代, 自不必说。及至三中全会后,西凉乡的农民也只知道刨那几分责任地,山区生产发展不起来。这里的布依族人民认为,只有仓里有粮,坛中有酒,那才是实在的。至于栽树吗,十年八年不成材。等修成庙来,和尚都老了。种果树呢,屋前屋后栽几棵,哄哄小孩还差不多。卖钱那能得几个钱啰因此一味埋头搞单一的粮食生产。一九八一年,这里人均吃粮水平只达到二百零七斤(混合粮)。人们开玩笑说,西凉现在只能端起金碗喝稀饭了。


近几年来,县里根据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把西凉规划成为全县的果树基地之一。实行农、林、果一起抓,西凉才又柳暗花明。去年西凉乡粮食产量有三百万零八百多斤,人均吃粮水平升到五百多斤,比一九八一年增长一倍多。从一九八二年冬季开始,县有关部门供应他们果树苗一万零九百五十多根,其中夏橙、血橙、温州蜜桔七千四百五十多株折合一百四十亩,只要管理得好,今年有的就可以挂果。山区生产的巨大潜力,启发了人们对山区真面目的进一步认识。去年全乡已出现了粮食、林业重点户七户,成为西凉乡劳动致富的带头人。西凉村播岂生产队陆龙云等五户农民,承包荒山造林一千一百亩, 去冬今春已种泡桐三百余亩。根据林业部门测算,五年可收入三十六万万元。在边远山区,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啊记者曾访问过县林业局、 农牧局的一些同志,他们说西凉要搞单一的粮食生产是没有出路的,群众也难得富起来。如果山上山下一起抓, 农林果一 起上,穷西凉,也可以变成富西金西凉也一定可以重振声威!


>>>>>>>>>>


新黔边行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链接


策划人语 | 李缨:写在“新黔边行”开栏之际


新黔边行① 水城县营盘乡:坐着火车去卖菜 开车进山买桃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② 水城县磋播村:走出大山又重回大山的网红支书徐祥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③ 盘州市鲁番村:从灰扑扑煤矿产业到循环起来的“牛”经济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④ 镇远县羊坪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托起致富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⑤ 镇远县羊坪镇:移民生活向前“葱”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⑥ 天柱县瓮洞镇:清水江畔一个木商世家亲历的产业更迭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⑦ 天柱县白市镇:从兴趣到产业,致富能手编织养殖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⑧ 锦屏县令冲村:完善基础设施 点亮“无障碍”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⑨ 锦屏县乌坡村:“两不愁 三保障” 滋养群众好日子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⑩ 黎平县龙额镇:返乡侗族青年的创业之路和乡土记录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⑪ 黎平县龙额镇:两代人共守乡土文化 多形式传承侗乡民俗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⑫ 黎平县滚大村:海拔最低处 种下致富树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⑬ 黎平县培利寨:山上有个“芦笙寨” 专业比响200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⑭ 从江县乌英苗寨:一个苗寨 两省共管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⑮ 从江县乌英苗寨:深山里,传来朗朗书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⑯ 荔波县洞塘乡:续红色精神 两代村支书有“先行”之勇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


新黔边行⑰ 荔波县立化村:由“黑”变“绿” 产业转型换新貌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⑱ 荔波县洞流村:转变思想 产业遍地开花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⑲ 独山县麻尾镇:工业之外农业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⑳ 独山县南门村:甜蜜罗汉果开启何与开家致富路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芳蓉

刊头书法/赵刚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陆青剑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