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正文

大方冬荪:村民致富“山宝” 食客桌上“珍宝”

1458438888.jpg

500亩冬荪基地


11月16日,恰逢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的赶集日,这里的冬荪交易市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来自周边各个乡镇的冬荪种植户聚集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种植的品质优良的冬荪,来自各地的收购商来来往往看样品、谈价钱,选购自己满意的冬荪。


凤山乡冬荪交易市场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几年以来,随着冬荪交易市场逐渐扩大,每年十月至十二月的赶集日,凤山街上随处可见收购商收购冬荪。


1.jpg

新鲜的冬荪


“冬荪在林中是村民‘山宝’,在餐桌上是消费者的‘珍宝’,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正在交易市场收购冬荪的陈先生说,“大方的冬荪特别好,口感好、品相佳,销售很好,所以我每年都会过来收购。”


冬荪致富带头人、凤山乡银川村新基组村民游振林说,他从2018年每年开始种植冬荪,至今有500亩的种植规模,目前冬荪销售了30多万元。


1752043026.jpg

游振林在林中采摘冬荪


“我种植的这500亩冬荪,采取的是‘致富带头人+党支部+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前段时间才拿出2万元给20户村民分红。”游振林告诉记者,等冬荪全部销售完毕后,再按照比例分成给村合作社,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年满60岁的游振林虽只是初中毕业,但他是一位富有情怀和充满想法的人,以“林”生、以“林”业,以“林”为爱好的山中“梦想家”。他除了种植冬荪以外,还种植了300多亩天麻和数百亩的桂花树,但更有趣的是他把家建造成乡村景观园林,在院坝里栽培了上百盆盆景,成为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就喜欢在林中种这样那样,今年种植的冬荪、天麻纯收入有10多万,对于60多岁的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游振林笑道,他在院坝栽培的盆景主要是爱好,用于观赏,基本上不卖。


2.jpg

游振林清洗冬荪(谭勇 摄)


“明年,我的想法就是继续把冬荪等林下产业发展好,让大家继续增收致富。”游振林如是说。


“冬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生长形成温度不能高于20℃,湿度要求85%以上,凤山乡是大方冬荪生长的极佳环境。”凤山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袁琼说,通过党支部引领、村社一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冬荪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接下来将做大做强冬荪交易市场,成为冬荪交易的集散区域中心。


1991093646.jpg

农户家里存储的冬荪(谭勇 摄)


冬荪是大方县的特色产业,大方冬荪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在凤山、安乐等乡镇发展冬荪种植4.65万亩,冬荪产量3800余吨,远销广州、浙江、上海、重庆等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江睿 杨涛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