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都市聚焦】填报高考志愿,准备好了吗 ?老师:专业适合自己才最好

20201229193151_20911.jpg


Page_b.jpg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6月24日,高考分数发布。怎样如愿进入心仪的大学,除了分数之外,还得看个人志愿填报情况。那么,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来看看学长学姐、老师和专家分享了哪些有益的建议——


老师:专业适合自己才最好


■张锐


W020220623552231150704.jpg

贵阳一中语文教师张锐。


“专业没有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最好。”谈及志愿填报,曾有20多年班主任经历的贵阳一中教师张锐观点鲜明。


因长期从事高中教育,她对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有许多心得,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和误区,也有深刻的感受。


在张锐看来,学生填报志愿时,多数考虑的还是以后的就业方向、职业、薪资水平等较现实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会让大家过多的关注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略了所谓的专业热门或冷门实际是相对的,过度追风并不可取。


此外,张锐认为中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很多来自于道听途说,也很容易受同学或亲朋好友“传说”的影响,会过度地美化或丑化某些专业,往往跟现实并不相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填志愿时,最应该考虑的个人特点往往被忽视,过多关注外在因素,从而填报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


“我个人认为,专业没有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何行业、专业,只要发展得好,都会有所成就。”张锐说,关于填报志愿,自己一直主张兴趣和特长优先的原则,因为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一个人才会做到更好。


“志愿填报相当重要,对以后人生的方向有重大意义。”张锐说,就目前来看,学校以及学校所在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区域。大学也有中途换专业的,但成本非常高,而且本科时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随便学一个专业,研究生的时候再换一个,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行性还是很小。因此建议考生们,志愿填报一定要慎重,多方面的因素都得考虑进去。


■穆洋


W020220623552236885047.jpg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老师穆洋。


“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采访中,贵阳市骨干教师、担任高三班主任及一线高考历史任课老师20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教师穆洋,也坚持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同时,她认为所选的学校也非常重要,学校所处的城市环境、城市品位和历史沉淀等,也是选择报考学校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穆洋建议,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如果想填报某所大学,可以通过学校的官网、贴吧等查询了解,看看这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如何、优势专业是什么。


其次,很多知名高校在各地都有招生教师,如果想填报该校,而个人分数又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提档线,那就应该找该校在当地的招生老师进行仔细咨询,对方通常会给出更精准的建议。


“对孩子们来说,现在报志愿确实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不要有什么投机心理,你考了多少分,在全省的哪个位次,那就据此去填报相关的学校和专业,基本都是没有问题的。”穆洋说。


■兰永平


自2003年进入遵义四中以来,原遵义四中教师兰永平多年来一直担任高中班主任。2018年退休后,兰永平仍然在私立学校继续这一工作,因此对志愿填报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提醒,学生填报志愿时,常规考虑的是“心仪的大学”、“喜欢的地方及城市”、“喜欢的专业”等等,却往往忘记了大学之后的发展前景:是着急工作或继续考研深造? 还是读博、出国等更深层的深造? 此外,往往只看学校的排位与名气,而不注意所选专业与学校性质的对等。例如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就读学校却是“科技大学”,所以专业师资并不是最好。


对于志愿填报,兰永平认为只要真正遵循高考志愿填报的原则与规律,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完全没有必要耗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去换取相关机构及商务个人的所谓“指南”。记者梳理发现,他所说的核心方法,就是算出所选学校或专业最近三年(或两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及位次,得出平均值,然后再根据“冲、稳、保、垫”的原则进行志愿填报,且所有平行志愿应该有“位次差”梯度,按照位次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填报。


■李建华


W020220623552269405254.jpg

李建华老师


任职于贵州某高校的李建华老师表示,自己高中时是一名理科生,但高考后选专业时才发现,内心喜欢的专业都是文科,于是上了大学后,果断从化学专业转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自己进入大学后,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于阅读文学作品,之后转到中文系,更是觉得如鱼得水,找到了人生乐趣。毕业后,也沿着中文专业考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美学硕士,并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贵州工作。“回头来看,每个人奋斗后不一定成功,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填报志愿时得好好问问自己的内心,只有朝着心动的地方前进,才能获得内心的快乐和成就感。”李建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毫

编辑 郑青

二审 贺韬

校检 谢康萍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