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 > 正文

乡村教师黄俊琼:当老师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

  “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选择当乡村教师,让山里学生健康快乐成长!”2021年7月2日,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再一次被评为全州优秀共产党员,她对记者深有感触地说。


  黄俊琼29年如一日,在岗位上无私奉献,谱写了乡村教师平凡而又伟大的篇章!



  1973年,黄俊琼出生在江古镇山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体会到了农村的艰苦,自己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她父亲当上了民办教师后,更加重视对她的教育。她耳濡目染,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当老师。

  黄俊琼聪明好学,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天柱民族师范学校。1992年8月,她毅然放弃入城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上了乡村教师。她心里明白,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她。

  走上三尺讲台,她就以“当一名好老师”为奋斗目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向前辈请教,向同行学习。很快,她就进入了角色。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她上课,而她总是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03年5月,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以更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教学中,她发现学生阅读习惯差,就想方设法培养好。举办讲故事比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图书角,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视听。她所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叫杨慧兰,此前遇着看图说话就很害怕。经过她的教导后,杨慧兰不仅不怕小作文了,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她认为,在学生阅读上大有文章可做。这促发了她向科研型教师发展。2015年10月,她负责研究的省级课题《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通过省教科院验收。2016年4月,她被评为省级小学语文乡村名师。这一年,贵州省教育厅在她任教的江古镇中心小学建立了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她和工作室成员一同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几年来,工作室的建立,培养了75名学员,涌现了较多的优秀教师。同时借助这个平台,既向省内名校名师学习取经,又为县内学校传经送宝。

  “爱学校如家,爱职业似命,爱学生如子。”这是黄俊琼的人生座右铭。

  今年48岁的黄俊琼被许多留守儿童亲切地称呼为“黄妈妈”。她用母亲般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在她任教的江古镇中心小学有300余名留守儿童,她和同事们把这些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既辅导他们学习,又照顾他们生活。

  每天清晨,她到学校带领学生早读后,就开始课堂教学,组织学生锻炼,照顾学生就餐和午休,辅导学生晚自习。下晚自习后,她检查学生就寝,到晚上十点才离校回家。夜深人静,她才开始专心地备课。这就是乡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多次得到省州县表彰和奖励,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她所撰写的多篇论文也获得了省、州的奖励,《努力地做一个“四有”“三者”好教师》一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征文”。

  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经历,让黄俊琼深切地认识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的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让众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正是有着这样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黄俊琼光荣地当选为全国党的十九大代表。她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几年来,她利用在外培训和出差开会的时机,反映农村教育的现状,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把我的一生都献给乡村教育!”黄俊琼坚定地说。

镇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江春健

编辑 潘晓飞

编审 王璐瑶 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