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评论员观察】让孩子们游有所乐学有所获

多彩新论.jpg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这是许多孩子共同的暑期愿望,也是多年来研学游持续受热捧的直接逻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刚从考场走出来的高三学子率先开启今年的暑期生活,各种研学旅行活动也就此拉开宣传大势,“毕业游”“课本游”等玩法推陈出新,研学游市场迎来年度旺季。不少高三学子已经背上行囊、结伴而行,兴致勃勃奔赴这个“行走的课堂”,以期在充满未知的旅行中释放压力、收获新知。


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自然风景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的研学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众多学生前来探索。从冬季旅游到夏季避暑,在今年的诸多旅游推荐活动中,贵州一再强化“全国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凭有效身份证明享受贵州全省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的利好政策,既表达了贵州文旅对广大学生来黔研学的热情和支持,更彰显了贵州文旅推动研学游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研学游是一种“教育+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研学游,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自然与社会,有助于学生们开阔眼界、收获成长,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正好满足人们对于孩子“游”与“学”结合的需求。需求就是最好的动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研学游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从这一庞大数据看,研学游虽然因价格虚高、“游有余而学不足”等问题而“吐槽”声不断,但市场和家长们对其依然寄予厚望。


旅游是研学游的载体,研学游要创造旅游的经济价值,就要提高“游”的体验感。从市场角度来看,研学游正逐步走向成熟,日益成为文旅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愿意为旅游买单是为了找寻快乐,家长们愿意花钱让孩子们踏上一段旅程,第一目的也是希望孩子能收获快乐。研学游先天带有教育属性,尤为注重互动性、体验感,更当顺应旅游逻辑,在产品供给、业态升级、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下功夫。经过多年探索,贵州围绕红色、历史、生态、非遗、科普等主题,已经开发出一系列优质研学游产品和路线,在市场监管、旅游服务等方面也积累了诸多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暑期,多彩贵州定能以优质的旅游产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支撑研学游市场的繁荣热闹,助力孩子们游有所乐。


教育是研学游的目的,研学游要凸显教育的人文价值,就要提高“学”的含金量。当下,人们对研学游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一些研学游产品和路线名不副实,研学流于形式,存在游而不学的现象。研学游固然要顺应旅游逻辑,但前提是不能背离教育目的,相关设计配置都应围绕其教育目的来进行。贵州红色、历史、生态、非遗、科普等方面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将教育元素融入旅游实践提供了诸多优势。参观贵阳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孩子们可以沉浸式感受长征途中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走进神秘的中国天眼,参观天眼设施,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建造过程,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射电天文学和宇宙探索的前沿知识;来到郎德苗寨,抓稻田鱼、学苗族歌舞,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苗族群众的淳朴和苗族文化的魅力……这些研学游实践,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实现研学活动与课堂教育的紧密结合,助力孩子们学有所获。


研学有道,寓教于乐。研学游市场有显著的淡季旺季的周期性特征,眼下马上要迎来的暑期正是不折不扣的旺季,我们诚挚欢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暑期研学到贵州,在黔山秀水间开启一场知识与旅途的邂逅,学得充实、玩得痛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黄丽媛

编辑  黄丽媛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