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天眼时评】走向贵州“大开放”时代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题中应有之义。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生态大保护、产业大招商、人才大汇聚,是“十四五”时期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策目标,要更好实现这些目标,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是不可或缺的发展姿态,只有树立“大开放”思维,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动才能更加通畅,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才能实现预期中的进一步提升。

  更高水平开放必定需要更广阔的发展视野,有更长远的战略考量,有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正如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要“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大平台、办好大活动、抓好大招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这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贵州高质量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支撑。开拓贵州更宽广的发展空间,需要秉持这样的“大开放”思维,更加大胆走出去、更有成效引进来。

  进入新阶段,贵州高水平开放强调“用好大平台、办好大活动、抓好大招商”,这是推动高水平开放的有力抓手。在“1+8”省级开放平台和各地经开区等区域平台建设中,各自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长远规划、区域优势等应更加明晰,特别是要注重产业培育的可持续性。对数博会、贵洽会等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型会展活动,要以更加契合时代进步的“内容建设”增强吸引力,绝不能“为办会而办会”。产业大招商是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双循环”格局的必经之路,是衡量新阶段贵州高水平开放的一把市场标尺,作为区域经济竞争中一场持续的“高手过招”,招商引资拼的始终是改革力度、开放程度、服务水平,对此必须更加的认识、更加广泛的共识。

  从制度变革角度而言,高水平开放至少有三个重点,一是大力度破除政策障碍,更好促进资源要素更好流动,让市场主体更好开展经营活动,建立更加有效的“负面清单”制度,以改革促开放,更好释放“放管服”改革活力;二是为投资者、市场主体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坚决对“政府失信、政策失灵、服务低劣”现象说“不”,坚决对严重影响地方投资环境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行为、信息不通现象说“不”;第三,开放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信用机制,开放环境中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法治,应建立法治基础稳固的区域环境和市场信用,增强环境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回顾历史,“一定程度上讲,开放比改革更重要”的理念,对贵州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贵州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开放发展快速推进的十年。这十年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贵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努力,也能在长江、珠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新布局中频见贵州身影。尤其是民航、高铁路网建设的划时代变化,让贵州在全国交通格局有了构建“2—7小时经济圈”的决定性条件,时间和地理空间的变革,让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与工作链的塑造与延展,有了最重要的沟通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顶层设计上更加强调“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中,应该更加认识到:贵州的出路在高水平开放,希望也在高水平开放,多山的贵州,需要努力爬向山顶,才能扩大视野“一览众山小”。因此,高水平开放、“大开放”对贵州发展前景的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站在“更高的山顶”持续推动思想解放,切实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全要素资源流动、利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力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岳振

编辑 徐然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