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党建 > 正文

“专岗用专人 专人干专事”——兴仁市“乡村振兴专干”岗 让乡土人才干事有平台

  “果然还是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去年我们村的薏仁米产值直接翻了一番,这可都是‘乡村振兴专干’陈仕林的功劳。”近日,在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召开的相关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欧荣汉高兴地说。

  

1683868053882108.jpg陈仕林(右)和驻村第一书记在薏仁米基地查看薏仁米长势


  陈仕林是大普村的种植大户,自去年被选聘为“乡村振兴专干”后,开始负责村里的农业产业发展工作。

  

  “在陈仕林没有来村里任职之前,我们也试着搞过不少产业,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欧荣汉说,由于大家都不太懂产业发展,干起来费力不讨好。

  

  自担任专干后,陈仕林积极发挥自身所长,协同村“两委”成员,立足大普村实际,提出了“薏仁米+”产业发展思路。同时,先行先试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143亩,并推行机械化耕作,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他带头研制的特色薏仁米粽粑,年产销2万多个,销售额达16.8万元,带动了15户农户就业……如今,在陈仕林的助力下,大普村的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1683868053459396.jpg回龙镇杨家湾村“乡村振兴专干”徐明雄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陈仕林只是兴仁市192名“乡村振兴专干”中的一员。2022年,兴仁市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特别设立“乡村振兴专干”岗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优势,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多样化人才支撑。

  

  从协助村(社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到专职负责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村庄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兴仁市积极探索双向任职模式,采取“个人选岗+群众推荐+党组织研判”的方式,精准推选出产业发展专干81名,基层党建专干58名,基层治理专干13名,人才振兴专干24名,文化建设专干16名,共计192名“乡村振兴专干”。

  

1683868053627862.jpg大山镇老里旗村“乡村振兴专干”尚飞在村里走访木匠,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为了确保人岗相适,我们还探索建立了‘乡村振兴专干’后备干部试岗锻炼及跟踪管理机制,通过先试岗再上岗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专干特长,推动‘专岗用专人’‘专人干专事’。”兴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督促专干担当作为,兴仁市建立乡村振兴专干日常管理、素能提升、鼓励激励、监督监管管理机制,组建调研队伍,采取日常监督、实地调研、群众座谈等方式,常态了解“乡村振兴专干”到岗到位、思想动态、工作实绩,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情况。

  

1683868054414622.jpg鲁础营回族乡索土村“乡村振兴专干”魏元花在群众家中调解矛盾纠纷


  此外,该市还将专干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发放、评先选优、村级集体经济奖励金发放等紧密结合,按照“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方式,全方位对乡村振兴专干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季度绩效考核情况等进行考评,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如果出现人岗不适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我们会结合日常督导、跟踪管理和考核评价,实时动态调整,确保‘用当其位’。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专干,由村级党组织向基层党委(党工委)提交用人建议,并作为‘一肩挑’后备干部进行培育,在不断优化村级队伍结构的同时增强村级工作发展延续性。”兴仁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有63名专干被推选兼任村“两委”成员,有7名专干由于人岗不适,及时进行了调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编辑 孙蕙

二审 杨惠

三审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