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六盘水 > 正文

文化惠民!盘州鸡场坪镇:文化站成家门口“快乐驿站”


  院子里二胡笛子此起彼伏,二楼舞蹈室内音乐阵阵,脚步踩着节拍律动、三楼图书馆书画室内翰墨书香、室外空旷小空间太极团队气定神闲……


  这是盘州市鸡场坪镇文化站里的一天,快慢、动静、老少皆相宜。



  鸡场坪镇位于盘州市北部,辖31个村(居),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白、水等民族共100176人。

  每年不同时段的节日,不同民族的群众都会自发的组织一些民俗文化活动,民族文化汇聚成浸润生活与精神的文化之渠。



  鸡场坪镇文化站也应民所需,从最初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发展到功能齐全的镇级综合文化站。

  走进鸡场坪镇文化站,进门处就能看到羊皮鼓舞、斗牛舞、海马舞等特色文化项目的简介。



  “这些可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鸡场坪文化站负责人鄢朝凯说。



  说起文化站的宝物,鄢朝凯如数家珍——服装室内上百套为群众演出准备的彝族服饰,展厅内唢呐演奏、斗牛舞蹈,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图书馆内近7000册图书……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融合,让老少都在这里找到归属,也让文化浸润人心。

  “这里有设备,有网络,环境也舒适,我们跳舞还拿了很多奖嘞!”舞蹈室内的大镜子映照出这里的熟面孔,58岁的黄爱仙从跳舞到健身气功、太极拳团队的领队,晚年生活充满活力;




  “我60岁咯,平时也跳广场舞,今天试试跑步机。”健身室内,各种健身器材,群众都尝了一遍“鲜”;

  “平时来看书,累了就在健身房锻炼一下,相比以前,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提升得很快。”21岁的金醒其今年刚毕业,已经工作的他在文化站找到了“充电桩”;




  棋牌室内,71岁的王朝进每天雷打不动约棋局,老年广场娱乐队78岁的陈玉德带40年不曾离手的二胡,领着13个平均年龄70岁的队员拉奏出《牧民歌唱共产党》、《茉莉花》、《贵州我深爱的家乡》……每一首曲调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那是归属于老年的热爱与热情。



  为更好的传承优良文化,借六盘水市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的契机,鸡场坪镇围绕“文化强镇”建设目标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组织7支站办团队、94支村级文艺团队,实现了每个村都有3支以上群众文艺团队,在全镇发展文化志愿者533人。



  在每年制定的文化服务中,以文化、科技普及、法治等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服务阵地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为群众提升服务效能,拓宽服务渠道,促进文化发展多元。

  2019年,鸡场坪镇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非遗项目羊皮鼓舞也于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马舞、斗牛舞、羊皮鼓舞、剪纸等特色文化项目,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等系列表演类体育项目,在保持地方民俗特色风格中,文化站情系乡土,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这是一方乡土家门的“快乐驿站”,也是“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魏容 陈江南

编辑 屠琪
编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