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六盘水 > 正文

天眼·凉都热评 | 铸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凉都奇迹

  奇迹正在发生。

  乌蒙群山之间,历史与现实的荣光交相辉映,承载着旅游新使命,北盘江奔涌着滔滔不绝的欢腾,水城河张开满伫深情的臂膀,与美丽新时代紧紧相拥。

  美丽铸就永恒。

  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六盘水市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满目青山叠翠湖”的华丽转身,从资源型城市蝶变贵州旅游新名片。

  “凉都一域之嬗变,见证贵州全局之多彩。”

  以“旅游新使命·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花开中国凉都,十五载春华秋实,从成长型资源城市,到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到奋起追寻重塑钢铁之城新荣光的转型发展密码,六盘水旅游业增幅连续7年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5285.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和33.03%,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凉都奇迹,彰显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在贵州大地上最深刻的实践,凸显的是践行贵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最生动的缩影,磨砺的是激励转型发展、跨越赶超永不褪色的“三线精神”。

  作为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沉郁厚重。然而长久以来,六盘水拿得出手的、被人记住的却只有煤和钢。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已经熔铸在共和国发展的血脉之中,肩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使命,六盘水如何塑造美丽经济助推跨越赶超,这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

  奇迹的产生,源自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科学的顶层设计、创新的规划引领。

  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对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亲自指导、亲自部署,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战略引擎,提出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五年乘势而上,六盘水抢抓交通基础设施换挡提速战略机遇,把发展旅游作为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精心谋划、全策全力推动旅游事业井喷式发展。山地大健康旅游产品体系日渐丰满,建成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梅花山旅游景区等A级以上景区27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9个,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

  十五年筚路蓝缕,唤醒沉睡的大山,揭开神秘的面纱,借助历届旅发大会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六盘水优势旅游资源得以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在“旅游+”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带动引领下,一大批全域旅游片区和旅游新业态项目,更多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旅游扶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凉都”成为旅游发展的新名片、生态文明的新样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新范例,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注入了闪亮因子,影响力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十五年砥砺奋进,经历转型阵痛,承受疫情挑战,六盘水人民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信任与重托,用决心和实干,智慧与拼搏,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困境中谋事业。从2013年承办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到同步小康决胜之年再度领衔承办,六盘水通过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文旅融合、创新业态,实现旅游智慧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再提升,进一步推动全市旅游创新、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凉都旅游有形有神、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体验感、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为新形势下如何谋求旅游提质升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业旺带来百业兴。一届届旅发大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攀升,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正在丰富滋养这一方水土的人民,端“旅游碗”、吃“生态饭”,生态之美引领出发展之变,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充溢在六盘水山间水畔。

  全域旅游,其时未艾,其势已成。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回顾过去,才能汲取奋进不息的力量,展望未来,方可砥砺闯关夺隘的豪情。直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控压力叠加的挑战,六盘水矢志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持续释放旅发大会效应,做好后旅发大会这篇文章上再创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第一个百年梦想光荣实现的庄严时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评论员 马刚
编辑 谌晗
编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