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幸福”的猪|百里杜鹃百纳乡高品质生猪的养成之道

WechatIMG25733.jpg


“这些猪可不是普通的猪,它们住的是‘空调房’,睡的是‘保健床’,吃的是‘生态粮’。”5月9日,百里杜鹃百纳乡新华村生态养殖场,贵州百里杜鹃智慧高科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行武风趣地说。


圈舍里,各种体型的猪在自己的空间内自由活动,有的悠闲地在围栏中来回奔跑撒欢;有的惬意地躺着酣睡;还有的凑在一起像是在聊天,每一头猪看起来都健康且快乐。


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几乎闻不到粪便的气味,也没有刺鼻的异味,这在传统养殖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微信图片_20240513124124.jpg


住“空调房”


百纳乡传统养猪通常采用简单的建筑结构,地面多为水泥或土地,缺乏现代化的智能设备。


然而,在新华村生态养殖场,配备了自动化通风系统、智能化喂食供水、废物处理系统、健康监测等设备。养猪作为一件“接地气”活,瞬间也显得“高大上”,充满了科技感。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2022年,百纳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在新华村成立了贵州百里杜鹃智慧高科农业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智慧养猪场,打造生态养殖基地。


“在现代畜牧业中,只有融合了最新的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才能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力。”杨行武表示,温度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圈舍内的温度,从而为猪群提供最适宜的生活条件;安装在圈舍中的监控设备使得养殖者能够实时了解猪群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良好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帮助调节温度,还能确保圈舍内空气的新鲜和湿度适中。


圈舍内的猪生活得自在舒适,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较小,有效降低了猪只的疾病发生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它们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微信图片_20240513124229.jpg


睡“保健床”


“微生物降解剂的投放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圈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控制都要做到精确。”杨行武强调,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头猪都享有干燥、舒适的生长环境。


与传统的养猪场硬化的水泥地面相比,在杨行武的养殖基地,这一常规被打破,使得养殖场的猪能够在由谷壳、木屑和微生物降解剂特制的“保健床”上尽情欢乐。


“此项创新不仅改善了生猪养殖的环境,更实质性提高了猪只的健康状况。”杨行武深入浅出地解析道,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元宝树中萃取多种元素,并与数十种植物提取物进行精准配比,研发出一系列微生物产品,包括池用降解剂、食用降解剂、元宝粉以及抗氧化粉等。


这些产品在按特定比例混入锯末、稻壳等垫料中,能够迅速发挥作用。垫料中的有益菌群成为了提升猪舍环境的关键,能有效降解、分解和同化猪的排泄物,进而生成粗蛋白、菌体蛋白等营养价值高的物质,供生猪自然拱食,不仅构建了生猪消化道及生长环境的良性生态平衡,还能增强只机体免疫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养殖模式下。一方面,猪舍管理变得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免清粪、免冲洗的猪舍不仅减少了异味,更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杨行武说,“这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下,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进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40513124144.jpg


吃“生态粮”


在养殖基地的加工房,饲养员罗华章正忙碌地为猪群准备饲料。他介绍,这里的饲养采取“纯粮食+微生物菌粉+微生物菌液”的标准化喂养,配比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确保猪只能够均衡摄入所需营养。


“我们养殖场的猪,不仅通过了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的27项检测认证,更达到了欧盟肉类检测标准的334项指标,且全部优于标准,其农残、药残、抗生素、重金属均为零。”杨行武说,“在这里,每一头猪都出自一个严格的健康管理和饲养制度,从饲料的选择到生长环境的构建,我们一直在精益求精。”


杨行武还表示,“这里的猪肉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氨基酸、胶原蛋白、硒、钙、镁等,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猪肉在保持丰富营养的同时,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比普通猪肉低三分之二。”


如今,新华村养殖场住“空调房”,睡“保健床”,吃“生态粮”生长的猪,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新华村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模式,深化了村企合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能稳定获得30万元的保底分红,从而有效保障了村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还让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为新华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513124316.jpg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为养殖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与保障。同时,紧密配合养殖场,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发挥其产业带头作用,引导全乡养殖产业向智能化生态养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百纳乡党委书记黄承林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王怡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