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土专家”“田秀才”活跃田间地头——毕节市3万余名高素质农民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今晚要加班犁田,不用等我回家吃饭。”4月28日晚上8点,给妻子发完信息后,农机手杜苏林又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农机作业中去,此时,他已经在机上作业超过了10小时,“这两天下了点雨,土壤墒情不错,得抓紧把田翻犁出来,老百姓的秧苗才好下田。”

  

  今年43岁的杜苏林,是黔西市富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春耕生产开始以来,他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不是在田间地头查看农情,就是在给客户提供生产服务的路上,“春耕就是与时间赛跑,我们合作社的8名农机手都在外面服务,估计得忙到7、8月份去。”


微信图片_20240429135125.jpg

  杜苏林给记者介绍合作社的农机


  2019年,还是修车师傅的杜苏林回到家乡探亲时,看到大多数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都与他一样,选择了进城务工,这让对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情结的他感触很深,最终决定投身家乡的农业发展,“国家政策好,购买农机还有补贴,所以我就成立农机合作社,让机器代替人力!”

  

  经过几年的摸索,如今,走进黔西市富胜农机专业合作社,旋耕机、起垄机、开沟机、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插秧机等农机具完备,功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等环节。合作社也由当初的7套农机具增加到150套,还组建了专业的农机维修、农机改良车间。截至目前,合作社累计完成农田翻耕、耙地40余万亩,机播3万余亩、植保15万余亩、粮食收获20余万亩。

  

  “从购机到技术到管理,只要有需求,农业农村局都大力支持,所以说没有他们的栽培,就没有合作社今天的成绩。” 杜苏林动情地说,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受益者,眼下,自己一心想着把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想要学习农机的乡亲们。


微信图片_20240409170827.jpg

  

  杜苏林是毕节高素质农民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毕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一个缩影。

  

  毕节是农业大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如何更好地激活乡村动能?破题的关键是培养更多既懂先进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农民。

  

  针对农村教育科技资源缺乏,农民对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缺少认知和获取渠道的情况,毕节市通过开展各种专业培训项目,从文化、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满足农民的不同需要,使更多农民从中获益,尝到甜头,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促使一大批高素质农民涌现出来,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田秀才”成长了起来。

  

  “养殖是门大学问,我只要一有不懂的问题,就在手机上咨询农技专家,甚至把他们请到养殖场来,不仅提高了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也提振了我搞养殖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参加高素质农民养殖班培训后,纳雍县曙光镇营头村村民周晓海的脑海中就有了规模经营的念头。在当地农技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他引进了以繁育和育肥为主的西门塔尔牛养殖,过上“牛日子”,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只要有养殖户来咨询,我都会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无偿传授。”如今,面对来咨询致富秘诀的村民,周晓海从不藏着掖着,总是细心讲解。


微信图片_20240111090643.jpg

  

  培育高素质农民,师资力量是关键。在师资配备上,毕节市采取以省内外知名师资为主,带领“土专家、田秀才”的“一主带两辅”模式,对学员实行点对点教学、手把手指导。

  

  通过电商培训,这两年,大方羊场镇穿岩社区61岁的居民陈明军从电商直播销售“门外汉”逐步摸索搭上了“流量变现”这趟快车。一部手机、一架补光灯、一个话筒,成了居民他的“新农具”。通过直播带货,陈明军和儿子将当地的天麻、竹荪、羊肚菌、灵芝、木耳等10余款毕节乌蒙山农特产品 “飞”向全国。

  

  “从刚开始的语言很生硬,在镜头面前躲躲闪闪,到现在在镜头面前变得很健谈起来,收获一批忠实粉丝。”现在,陈明军的儿子、女儿、女婿相继返乡支持他,一家人都从事直播带货,“现在我们有四个号,三个店铺,我们全家人都在搞直播带货,有时一场直播的销量相当于实体店一个月的销售量。”

  

  如今,在毕节广袤乡村,高素质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或专注于生产经营,或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抑或在社会服务方面提供更多智慧与力量……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在山乡沃野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31219144827.jpg

  

  借助线上销售新模式,毕节青年李臣果创建电商品牌,助推威宁自治县农产品出山入海,销售到全国各地;

  

  学习了种植蔬菜及养猪、养鸡的技术后,金沙县退役军人宋华国创办了集养殖、种植、垂钓、农家乐、旅馆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并于2020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从城市辞职“逆行”返乡,赫章县松林坡乡大梁子社区居民甘富不仅将100余亩普通农田种成了年产值200余万元的“高效田”,还示范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民种植增收,成为远近闻名的“魔芋小王子”……

 

黔西市新农人主播“周幺伯”(左二)和同伴直播卖黄粑.JPG

 

  2019年来,毕节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0507人。越来越多“新农人”的出现,让毕节市农村活力更足、农民腰包更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