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我在贵阳喝咖啡|对的咖啡:让时间给予更多可能

对的咖啡海报.jpg

WechatIMG698.png

一晚绵密的雨水后,接下来就是白天辐射亚热带高原的明媚阳光。这是5月初雨季到来之前贵阳最典型的天气。


和胡颖的采访就约在这样一个湿热的早晨。


胡颖是Nectar One咖啡(N1)、对的咖啡主理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在贵阳开始“咖啡旅程”,2024年是第19年。


或许是因为从事热爱的事业,胡颖的工作、生活、容貌一直都很在状态。用她的话说,“当你真正热爱的时候,内心会是坚定的,任何的状况都不会成为阻碍。”


8.jpg

对行业有了沉淀和思考后,胡颖在2020年创立了对的咖啡。(图/潘德玉)


采访在对的咖啡,话题却从N1咖啡开始。


胡颖创办N1咖啡的2005年,正是贵阳咖啡馆破土而出的时期:2005年到2010年5年间,土壤、悦读时光等后来颇有名气的咖啡馆相继诞生。到2012年,各类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贵阳咖啡馆迎来一个“小繁荣”时期。


“那时在贵阳,大家想找个地方喝咖啡,首选的还是土壤和悦读时光,这两个咖啡店做得挺好。”胡颖坦言,当时的N1主要是经营一个饮品空间,采取市场跟随策略,市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她做了一个比较努力和爱思考的学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1.jpg

胡颖有时间的时候会到对的咖啡亲手制作咖啡或者进行风味校正。(图/潘德玉)


11.jpg

胡颖正在制作手冲咖啡。(图/潘德玉)


7.jpg

对的咖啡一款咖啡烈酒产品,加入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地方风物茅台酒。(图/潘德玉)


虽然全球咖啡行业在1974年时已经有了对精品咖啡的定义。但是在2010前后,中国咖啡市场才开始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胡颖也是在2010年左右才开始对咖啡行业有了新的认识。“没有思考的勤奋是没有意义的。”在她眼中,正确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看待市场、看待咖啡发展、看待专业度,这些比坚持和勤奋更重要。


从“种子”到“杯子”,咖啡是一个全产业链。种植、加工、品鉴、制作、饮用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杯高品质的咖啡,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缺少每个环节中从业者的用心工作。


深耕咖啡产业必须了解整个产业链。开始建立咖啡烘焙工厂、参与全球咖啡顶级赛事,旅行全世界拜访全球顶尖的精品咖啡品牌,喝足够多的咖啡,不断带着热情在学习和琢磨后是一鸣惊人:


胡颖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咖啡师大赛(WBC)中进入半决赛的中国选手,获得2015年WBC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赛区冠军、2016年世界咖啡与烈酒大赛中国冠军(目前中国最好成绩)。


3.jpg

对的咖啡咖啡师小雪正在为顾客制作手冲咖啡。(图/潘德玉)


4.jpg

在年轻人眼中,咖啡馆不仅是喝咖啡的地方,也是一个社交场所。图为正在对的咖啡馆喝咖啡的人们。(图/潘德玉)


N1、Outman咖啡烘焙工厂、对的咖啡Duide咖啡这三个咖啡品牌在贵阳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改变过的就是卢源和胡颖两位。


卢源是胡颖的先生,负责咖啡生豆选品、采购、烘焙工厂运作,同时也是NOD这个团队比赛的推动者。卢源是一位长期主义者,他认为精品咖啡是需要长期耕耘的,并不急于开店复制,而是沉淀专业度,和搭建优化运营体系。胡颖所有的比赛豆都是卢源亲自选品和烘焙。


“对行业有了沉淀和思考后,我希望可以表达更多。”创立对的咖啡,胡颖这样解释:“对的”包含了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是每个人不同个性的表达,也是面临选择时的标准和决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对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把从‘种子’到‘杯子’这个过程,真实地感受一遍后,要分享给大家——更加真实、精彩丰富的咖啡世界。”


2323323_副本.jpg采访当日,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游客德妮玉珠在对的咖啡喝咖啡,她说一位在西双版纳开咖啡店的老板极力推荐这家店。(图/潘德玉)


12122111_副本.jpg

咖啡爱好者观摩对的咖啡咖啡师秋石制作咖啡。(图/潘德玉)


2.jpg

贵阳咖啡爱好者在研究风味卡片。(图/潘德玉)


对的咖啡环境十分舒适,桌台均为原木色,装修色调为灰色,这种低饱和度莫兰迪色给人一种高级感。吧台是整块原木,十分有质感。很多咖啡爱好者愿意选择坐吧台,因为可以近距离地观摩到咖啡师制作咖啡的过程。


在这里,每一位咖啡师对不同咖啡呈现的风味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把控,他们乐于和消费者交流,哪怕对方并不是那么了解咖啡。


对大多数人而言,从接触咖啡到喜欢咖啡实际上都有一个过程。胡颖笑言:“第一次喝咖啡是在贵阳一中读书时喝的麦斯威尔速溶咖啡,用来提神备考,甚至到了大学我都没体验到咖啡的魅力所在。”


然而胡颖也注意到,一些不太了解咖啡的人喜欢把咖啡形容成玄学。“准确地说,在咖啡品鉴上,顾客的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可能我们描述了葡萄、柚子、柑橘、红酒等一堆风味,对方也只能喝得出酸和苦。”


“咖啡品鉴是有标准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在胡颖看来,咖啡品鉴是感官体验,靠鼻子和嘴巴感受,通过大脑来处理感知到的风味,但是要把这种感受描述出清晰的状态就具备难度。“当一些咖啡师不太具备专业度的时候,把这个事情讲清楚的概率就小很多,对于喝咖啡的人来说,不理解也是自然的。”


如何把咖啡的风味和感官链接起来,做出清晰的风味描述,需要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胡颖说,通过不断学习训练,可以在大脑中开启这种感官系统。“这种描述出的非常具象的风味,并不一定和所有人的感知完全吻合,但是一杯咖啡品质的好坏,我相信消费者是能感受的。”


23232_副本.jpg

这是胡颖最近比较喜欢的一张照片。(图/对的咖啡)


采访结束后,胡颖给顾客制作手冲,她一边忙碌着,一边冒出一段贵阳话:“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贵阳勒。20年前,贵阳做的咖啡只有商业豆,但是今天我们的咖啡选品水准,可以这样说——能在洛杉矶、东京这样的城市喝到的品质,在这里一样可以喝到。做咖啡很辛苦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咖啡馆喝到这样满意的世界精品咖啡,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年来,时间并没有在胡颖容貌上留下太多痕迹,但她对时间是敏感的。她说,对我而言,十年磨一剑是需要的,我的第一个十年是N1,对的咖啡开启了我的第二个十年,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那里有更多希望、更多可能。


WechatIMG722.png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许邵庭

图/潘德玉

编辑 刘蓝婴

二审 陈玉林

三审 陈毓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