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四大文化工程”赋能多彩贵州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迎来观展热潮。

  

  从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凭借“红色文化+科技呈现”持续出圈,到漫步修文阳明书院展台品读《阳明文库》和阳明古籍,再到各类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技艺里探寻“最炫民族风”……

  

  在文博会贵州主题展馆,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四大展区呈现了跨越古今的千年文化脉络,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贵州文化美学唤醒之旅,展现了多彩贵州丰富文化资源焕发出的新光彩,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日益彰显的文化自信。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五百年前,王阳明在贵州悟道;五百年后,贵州又把阳明文化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感悟阳明心学,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世界。”在阳明文化展区前,深圳市民陈常贵带着孙子前来“集章”,对着展区展出的古籍《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赞不绝口。

  

  为更好传播阳明文化,此次文博会贵州展团组织了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云岩礼物、修文阳明书院等企业,精选出一批阳明文化研究成果、文创产品等参展,展示阳明文化在贵州的转化运用,持续擦亮贵州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

  

  据贵州主题展馆布展负责人介绍,阳明文化展区设计以“卷轴”为思路,将阳明·问道十二境、阳明书籍、阳明字画等沿着“卷轴”逐渐展开,呈现一个较为整体且全面的展陈形式,让历史照进现实,带给观众更优更好的观展体验。

  

  展区内,除了可观看关于阳明文化的系列出版物、古籍等,参观者还能近距离欣赏阳明文化相关拓片、购买阳明文化精美文创,并通过展位旁边的操作屏了解阳明文化相关旅游线路产品、阳明文化相关文艺精品等。

  

  在阳明文化展区的正后方,以“屯堡家国600年”为主题的屯堡文化展区展出的凤阳汉服、地戏面具、屯堡服饰书签等吸引观众驻足参看,展区智慧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屯堡建筑剪影、屯堡地戏、屯堡方言、美食视频影像等,带领大家领略屯堡文化蕴含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声令下,30万大军就地屯军。我第一次去贵州参观天龙屯堡非常震撼,百年岁月虽然斑驳了建筑,却没能抹去黔山秀水之中的江淮余韵。”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周先生站在展区前,感叹屯堡人与南京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关系。

  

  让文化阵地“美”起来

  

  多彩贵州,黔程锦绣。在民族文化展区,蜡染、刺绣、玉屏箫笛、牙舟陶、银饰、漆器等,组合成一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卷,各类非遗商品展台前,年轻人络绎不绝。

  

  “我平时就很喜欢马尾绣、蜡染这种民族风的装饰品,每次展会必逛贵州的展馆,东西多得让人挪不开眼,今天买了一个蜡染手工包与手链。”来自江西的参展商刘骁贤高兴地与记者分享收获。

  

  在雅婷艺坊展台,由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自主研发设计的百余件民族手工艺品一经亮相,便收获大批粉丝。

  

  “开展第一天,我们带来的将传统民族手工艺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的部分产品就被买空了,现场还和多名参展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将共同研发特色旅游商品。”该校负责本次参展活动的带队教师说,本次文博会展出的展品,不仅是学院优选出来的精品,其中一些作品在今年的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色项目(苗绣赛项)中还获得过一等奖。

  

  第四次参加文博会的非遗传承人韦厚珍,是六枝特区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此次她携“媚娑霓”品牌旗下的斗纹布、蜡染、扎染、龙偶、手提包等近300种民族手工艺产品参展。

  

  “太忙了,我都想去看看其他展馆的东西,但一直走不开,下午的成交额有几千元,其中不少人留了我的联系方式,有望以后线上下单。”韦厚珍说,“媚娑霓”是布依族语,意为“美丽的小姑娘”,彰显布依族服饰文化之美,希望布依族的手工艺品能进一步走出贵州,走向世界。

  

  让文化资源“动”起来

  

  一条红色飘带的建模雕刻立于贵州主题展馆右方,蜿蜒呈现的一抹红色格外亮眼,该区域后方的介绍牌上,记录着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足迹,LED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双子星”的介绍……

  

  在红色文化展区,参观者可以在此追溯“伟大转折”之地的历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领略“地球上的红飘带”所蕴含的独特红色文化魅力,重温历史记忆,见证伟大历程。

  

  现场还摆放了创意十足、富有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创。其中,由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一盏马灯”、冰箱贴、搪瓷杯、帆布包、笔记本等产品,都是以日用之物为载体,将红色记忆融入当代生活场景,让红色文化触手可及。

  

  广东游客吴女士在贵阳体验过“红飘带”项目的演出,这次趁周末带着孩子来看展的她路过贵州主题展馆,远远瞧见“红飘带”模型便十分惊喜。“我当时看完就觉得非常震撼,一直想带孩子去亲身感受一下,因为有些东西你说得再多,都不如他自己体验来得深刻,打算暑假就给他安排上。”

  

  通过展区一旁的操作屏,参观者还能了解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和遵义《伟大转折》演艺的实景介绍、演艺场次安排及购票程序等,滑动屏幕还能浏览关于贵州的红色旅游线路产品,以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系列项目的情况。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文化底色。2019年,贵州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重任,随着遵义《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与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的闪耀登场,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贵州长征文化“双子星”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