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30 14:16:16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情感价值观。由此可知,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多样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体验读书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正确选择小学阶段学生适宜的阅读书籍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犹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书籍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小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情感。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孩子选择健康、有益、适宜的课外书,远离那些暴力、色情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教师可以根据任教不同的年级,给学生和家长推荐适宜的书。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儿童歌谣;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高年级则主要阅读科普读物、中外名著,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等书籍。

  

  明确阅读要求,使阅读有的放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一定要注意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阅读要求过高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过低则容易导致学生骄傲自满,产生浮躁心理。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例如三四年级阅读时就要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为今后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系黔西县第四小学教师 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