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今日立冬丨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秋已逝,冬将至

  11月8日

  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

  当作冬季的开始

  有人说:把秋裤塞进袜子里

  是对这个季节最起码的尊重

  (网络配图)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万物收藏,水结成冰

  立冬节气

  大自然将迎来又一轮枯荣

  立冬时节

  繁华尽藏

  作物收晒完毕

  收藏入库

  你是否已经

  穿上秋裤、盖上厚被

  期待第一片雪花的降落

  静候第一朵梅花的绽放

  相传,古人常在这一天预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整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那么将是个暖冬。

  今日立冬

  你准备好了吗?

  立冬•三候

  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 水始冰

  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 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习俗

  吃饺子

  古代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重要的节日。过去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在北方,立冬吃饺子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习惯。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立冬吃饺子表示秋冬季节的交替。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饺子跟耳朵长得很像,因此立冬吃饺子,是提醒亲人,冬天天凉,要注意耳朵的保暖。

  食甘蔗

  南方的民间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时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

  涮羊肉

  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立冬•养生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多“点”水,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之间。

  进“点”补,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

  出“点”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护“点”脚,寒从脚底生

  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通“点”风 开窗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孙萌;

  编审:任旭;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