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妇幼健康面貌焕然一新

  20世纪80年代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图为一名护理人员正在护理新出生的宝宝。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供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公布的《妇幼健康成功因素报告》,将我国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并向全球推广成功经验。

  妇幼健康服务网形成

  新中国成立前,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新中国成立后,妇幼健康事业面貌焕然一新,努力为全体妇女儿童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妇幼健康服务,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和服务链条。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

  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

  1949年~1978年是成长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审议通过《共同纲领》,明确提出“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同年10月底,卫生部成立,内设妇幼卫生局,地方各级卫生部门内设妇幼卫生处(科),建立了自上而下完整的妇幼健康行政管理体系。

  1978年~2012年是成熟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颁布,形成了“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标志着妇幼健康工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2012年以来是跃升期。妇幼健康工作由“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

  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80家,妇产医院807家,儿童医院129家,从业人员近64万人,年门诊量4亿人次,年住院1379万人次,床位33.8万张,各类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和儿科床位数持续增加。在妇产科疾病、儿童健康领域布局建设5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家委级重点实验室。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2012年11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标志着中国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达到新水平。

  2012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所有地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进展进行了全面风险评估,并会同联合国儿基会和卫生部门于10月在广西河池和广东江门两个曾经的高危地区进行验证调查,得出中国所有地市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低于1%的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就是老百姓平时所说的“七日风”,罪魁祸首是不洁接生,致使破伤风杆菌侵入新生儿脐部引发全身症状。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新生儿破伤风曾是导致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培训传统接生员和推广新法接生工作,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新法接生的基础是“三洁”,即接生者手洁、消毒产妇阴部皮肤和使用消毒脐带剪。

  20世纪90年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国推行以开展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为主的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1995年,将新生儿破伤风从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从2000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包括给试点地区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帮助县、乡镇医疗机构建设产科、添加相关设施设备,开展助产人员的技能培训等。

  自2009年起,我国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定额补助,部分地区实现免费住院分娩,部分省份还给予生活和交通费用补助。全国住院分娩率从1996年的60.7%上升至近6年来的99%以上。

  持续努力补短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介绍,我国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持续加大干预力度,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例如,推进妇女重大疾病防治。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妇女主要健康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普查普治,逐步减少了子宫脱垂和尿瘘等疾病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不断提高早诊早治率,2009年~2018年,“两癌”筛查覆盖范围由200个县(市、区)扩大至1700多个,共计为8500万妇女提供宫颈癌筛查,2000万妇女提供乳腺癌筛查。

  “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过8000种,且成因复杂,防治出生缺陷工作是全世界面临的一道难题。我国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强化‘三级预防’。”金曦说。

  据介绍,我国通过宣传教育、健康素养提升、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孕前健康检查、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推进一级预防工作。二级预防主要是实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不断健全筛查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尽可能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措施主要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出生缺陷导致的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与2007年相比,2017年出生缺陷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5‰降至1.6‰,对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的贡献超过17%,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且部分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以全国围产期神经管缺陷为例,发生率由1987年的27.4/万下降至2017年的1.5/万,降幅达94.5%。

  2012年启动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月龄~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辅食营养补充品。截至2018年年底,已覆盖715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722万儿童受益。监测地区2017年6个月~24个月婴幼儿平均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6.5%和36.6%,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对于我国妇幼健康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金曦认为,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将会加大健康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覆盖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妇幼健康理念的社会倡导和知识普及,服务范围与内容将朝着覆盖生命全周期、三级预防,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全方位发展。

  责任编辑:裴苒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