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热播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让青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绽放丨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镇长秦齐岭

20201115131945_62072.jpg


  我叫秦齐岭,2012年参加工作,2020年6月任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人民政府镇长。工作以来,我大多时候在基层直接接触群众,对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感受更为深刻,尤其是看到农村焕然一新的面貌,群众喜笑颜开的面庞,总让我感慨颇多,能够在青春年华中在脱贫一线奋战将是我一生的骄傲。


  2019年1月,我来到永乐镇任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一职,分管镇扶贫工作。当时,永乐镇有2443户8181人计划脱贫,工农村、新民村要在2019年脱贫出列。这为初到永乐的我出了第一个大难题,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考验,更关乎组织对历史、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20201202101019_22046.jpg


  为确保贫困人口、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方法只有一个:“苦干实干加油干”。


  正当脱贫决战如火如荼时,2019年9月,我的女儿降生了。当时的我来不及激动就被镇里繁重的工作打断,看着刚出生还粉嘟嘟的女儿、劳累无比的妻子、满头白发的父母,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返回镇里。

  让我感动的是妻子主动提出自己照顾女儿,让我返回岗位继续工作。得到家人的支持,想到肩负的使命,我暗下决心一定奋战到底,决不辜负这场青春的盛事。

  一年中,我多次与同志们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群众的所需所求,了解帮扶工作的扎实与否,用双脚一次次丈量着永乐222.2平方公里的土地。


20201202101150_86549.jpg


  今年春节,本想与家人过一个欢悦的假日,补偿劳累的父母,照顾一下妻子和幼小的女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我的安排。指挥前线的疫情防控,我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借口。开会、设置卡点、量体温、摸底统计、物资采购、应急准备……13个固定卡点和5个流动卡点,哪里需要,我就会出现在哪里。

  饿了,买些方便面充饥;累了,就在车上咪一会,在镇上一住就是3个月。每当夜深人静和妻子视频时,她开玩笑说,孩子都几个月大了,再不抱一抱怕以后孩子都不认识你这个当爸爸的了。闻言于此,我歉意满怀,深感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但看到百姓脸上满意的笑容,又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群众无法外出务工,看着永乐的山水,我不禁想难道这方山水就不能致富一方人吗?带着这个不甘心的疑问,我开始谋划打造民群至群乐、民群至山堡辣椒产业示范带,建设永乐辣椒红色长廓,思考怎样为群众增加收入,坚决避免脱贫户再返贫。

  我积极协调遵义县山茅有限公司,然后与公司签订出售协议,做强做大永乐辣椒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线,并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物资的供应,真正做到“防疫”和“春耕”两不误,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我多次去精心打造的永乐猕猴桃基地现场办公,针对产业项目后续管护问题,积极联系遵义市农科院专家,加强对猕猴桃的管护指导工作,有效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以“坝区建设、调减低效作物”为抓手,按照“村社合一”模式,大力推进辖区扶贫产业建设,专注山堡、群乐、官田3大坝区打造,以标准化、科技化、适度规模化“三化”为方向,切实推动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1202101516_80462.jpg


  如今的永乐镇放眼望去,家家通硬化路,户户有4G网络,随处可见新楼房,宽阔的243国道连接遵义、湄潭、绥阳,正在兴建的湄石高速、桐新高速,缩短与邻镇、邻区以及邻省的距离,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人民生活持续富足。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锦群

编辑 刘娟利

见习编辑 潘晓飞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