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热播 > 正文

【生态文明@湿地】山顶上的湿地人家

cff2cae303abff4203af0cd2a86ecb9.jpg

娘娘山全景。郭应 摄


  “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谁能识得破,银子过马驮;若是你不信,岩上还有秤。”这是娘娘山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成为了娘娘山历来已久的美丽传说。


  “我们家是从威宁盐昌镇迁过来的,到我这辈是第六代了。老人说这里水好柴好,就留了下来。”正值晌午时候,山上蚂蚁地的村民赵远长手里牵着刚从地里耕作回来的马,从一户人家的院门前走过。


  这里是与娘娘山湿地最近的村庄。蚂蚁地曾是彝族的聚居地,“蚂蚁地”三个字就源于彝族语言的音译。100多年前,威宁赵家落脚娘娘山上的蚂蚁地,现在这里已是260多人的小村庄,与湿地咫尺相依。


  娘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是“华南最大的高原湿地”,分布着大面积连片垫状泥炭沼泽,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地湿地,被誉为“珠江沿岸不可多得的水塔”。


  2013年,娘娘山申报成为国家试点湿地公园,覆盖区域与4个乡13村接壤,解决了超过8万人的吃水用水问题。而这处湿地和当地人群的故事,远不止是哺育和被哺育的共生关系。


 IMG_2761.JPG

娘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一角


  掠夺“烂滩”


  娘娘山的村民过去常年去山里打柴,到湿地形成的水氹挑水,与娘娘山生活相依。这里种出了“乌洋芋”,山下也有田长出了“红稻米”。灌溉与饮水,让这块山林里的沼泽湿地和人类连在一起。长久的时间里,农耕与山林维持着互不侵扰的村寨牧歌。


  直到寨子来了收“海花”的商贩。


  以前,娘娘山的居民不知道山上有沼泽湿地,但谁都知道山上有一片广阔的“烂滩”。那里长满“杂草”,也无法穿行,不能种树取柴,也不能耕种收成,被人们认为是一块“无用之地”。更糟的是,它还能“吃牲口”。一旦有牲畜陷入,就难以逃脱出来。


  不曾想,这片“烂滩”有取之不竭的“海花”,这“海花”能卖出许多钱来。


  “在稳定的沼泽生态系统中,泥炭藓属植物是泥炭藓沼泽所特有的分类群,也是泥炭积累的最重要植物,具有储水、固碳和净化水质功能,娘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就是因苔藓“泥炭藓”得名。”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高级工程师郭应介绍说。


  郭应口中的泥炭藓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海花”。上世纪80年代末,蚂蚁地突然来了一个外地人,扬言要收购“海花”,自此开始了掠夺“烂滩”之路。


  “最开始的时候3块钱一斤,所有人都跑去采,一天可以采好几百斤。”蚂蚁地住户孔成粉记得,第一年来的是个安顺人,男子,30多岁,在她家借住了半个多月,大概指导村民采摘了1000多斤泥炭藓,每户人所获报酬少则几百,多则3000元以上。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是那时候的富贵人家,世代种洋芋养牲畜的蚂蚁地人没想到有一天能凭借“烂滩”的“海花”挣得盆满钵满,一下子引起了当地人疯狂的采摘行为。


  《浙江药用植物志》上记载,泥炭藓经过“消毒后可作纱布的代用品和外科上的吸收剂”。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主任谢如炼介绍说,现在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如纸尿裤等)也会用泥炭藓作原料获取吸水功能。


  泥炭藓的可利用价值令其市场价格逐年增长,最高可达到10多元一斤。这也助长了村民对泥炭藓的大量采摘。


  据了解,自1989年起,肆无忌惮买卖“海花”的行为持续了20年,直到2009年人们才因护林管理降低了采摘频率。


  据湿地公园工程师郭应介绍,泥炭藓在沼泽湿地的植被面积占比达到60%最适宜湿地生态稳定,如果过度采摘泥炭藓,必然会造成沼泽湿地陆地化,破坏湿地功能。


  因此,人为干预“海花”采摘,已到了紧要关头。


 IMG_2765.JPG

泥炭藓,俗称“海花”


  “海花”有主


  2012年,贵州省林业相关部门组织20多个科考团队到“八大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植物考察,无意间发现了位于娘娘山上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继而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很快进行了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申报,开展保护工作。


  2013年12月31日,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申报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复,随即开启了为期5年的试点建设。2017年,六盘水成立了娘娘山湿地保护管理处,作为副县级单位在当地进行统辖管理。


  据湿地保护管理处介绍,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进行分区管理。2018年1月1日,《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暂行)》施行,明确了湿地的保护、恢复、合理利用权限和措施,明令禁止采集泥炭和泥炭藓、及其他破坏行为。


  2018年底,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周边人群的生产生活开始和娘娘山湿地划开界限。采摘“海花”也成为了偷盗行为。


4c8f784784aa70ce23817359b5118ba.jpg

娘娘山旅游接待区


  借势“东风”


  借助自然资源,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开发了高原湿地、六车河峡谷、天山飞瀑、天生桥、温泉度假小镇等18个景点,成为了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农业体验、养生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游客可达80万人次。


  踏入如今的娘娘山区域,独立的田地已成为村寨的背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和一幢幢星级酒店成为了鲜明的主体,农家乐、乡村旅馆也成了家家户户的揽客招牌。


  据了解,娘娘山所在的两市县(盘州市、水城县)4乡8个村的集体经济积累由2012年的村村“空壳”发展到现在的每村积累达60万元以上,合作社累计带动1117户3962人脱贫,其中舍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4600元,其他7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五年内提高了13000余元。


  从一块湿地到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不仅让生态恢复青山长存,也令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2680公顷的沼泽湿地(湿地率为39.55%)释放的水进入到周边5个水库,为当地农旅发展注入了根本动力。


  山下借势生金,山上重点保护。播秋村蚂蚁地的故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d16fbaa67d5725aefaa58932d05d4f1.jpg

巡护员在娘娘山巡视



  山的“契约”


  11月28日,天气阴冷。一层层雨雾浸透了整个娘娘山,孔成粉和侄儿媳妇廖稳娣、小哥(丈夫的弟弟)赵兴保穿着印有“巡护员”的橙黄色背心,一前一后走在去往湿地的山路上。


  道路湿滑,林木参天,苔藓遍地,时而可见豹猫遗留的粪便。他们行走其间,与这片山林沼泽相守无言。


  自从成为娘娘山的巡护员后,巡山是每周要做的事。防火、防砍伐、防偷盗动植物,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他们是住在蚂蚁地的赵家人,像他们这样的巡护员,娘娘山有数十个,仅盘州市管护区域就有28人,这是湿地公园“湿地+社区”共建的成果。


  在娘娘山,护林工作从80年代就开始进行,主要是植树造林。而自从湿地公园申建之后,巡护员还有一份离不开的任务,那就是管护“海花”。


  村民当巡护员多是兼职,家里仍然种养殖,但是巡护能带来五六千的附加年收入。对于贫困户,更有政策倾斜,被聘任后的巡护员可得到上万元的生态补偿。


  巡护员的身份让村民和湿地有了正向的利益联结,让湿地的儿女通过“契约”关系和湿地休戚与共。同时,在相关管理条例和管理单位的引导下,广泛的宣传教育也让周边的村民们有了保护意识,湿地给大家提供水源这一事实,逐渐深入人心。


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郭应 摄


  湿地和人的互动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近年来彼此的影响也成了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彰显。绿色、协同发展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落实,人与自然回到了和谐相处的状态。生态保护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蚂蚁地上,一辆马车从记者身边路过,站在马车上的青年被孔成粉叫住:“上山不能砍柴,只能捡树枝哟!”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巍娥 刘苏颉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