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锋面 > 正文

【黔进70,换了人间】1989六盘水丨时光博物馆,流动着乌蒙血脉

  • 作者:陈诗宗 魏容 顾冰洁 聂婧文
  • 编辑:徐微微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0-07 16:40:01

微信截图_20191005122950.png


  年代关键词:四通八达


  大山,是乌蒙腹地融于血液的记忆。


  曾经,连峰际天让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却莫知西东。深处贵州西部乌蒙山麓的六盘水,9914平方公里的高原山更高、谷更深,行路更难。山与水,竟是困住城市的天然屏障。


  交通突围从1989年开始。30年前的今天,六盘水第二代站房建成:能够容纳上千人同时候车,数十趟客运列车在此停靠。新车站有颜值更有流量,不仅是城市繁华一景,更成为贵州西部、云南东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血脉”缓缓流动,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


  黔行有道 凿铁色山门


  山高水长,山里面蕴藏宝藏。


  无数珍贵矿藏,为六盘水成长灌注钢筋铁骨,铺设了一座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主的能源型工业城市。海拔1300米至2900.3米的大山间,没有路,宝库也只能深藏。


火车拉来的城市 六盘水日报 黄蜀锦 摄


  1964年,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铺设了东起贵阳、西抵昆明的贵昆铁路。当年9月27日,贵昆铁路安顺——六枝段正式通车。第二年初,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六盘水矿区大规模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建设,国家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铁路、公路,建设矿井、厂房。


  延伸至深山的道路,犹如“阿里巴巴”的叩门钥匙,凿开了乌蒙宝藏的铁色山门。


  1966年,贵昆铁路全线通车,六盘水市境内全长137公里。声声笛鸣划破人背马驼的冷寂。


  铁路搭乘着天南海北的远方来客在这里安营扎寨,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三线建设”敢叫荒原展新颜的精气神,从一段段铁轨上搭载而来,随煤矿从铁轨上运载而出。


  刚满22岁的戴盛明年轻气盛,从重庆火车站坐专列一路向南来到贵州,去六枝火车站当一名扳道员。


  他是六盘水第一代铁路职工:“那一年,六枝火车站满目荒凉,没有商店,住候车室,睡大通铺。”


  艰难环境也阻挡不了开拓者的步伐。车站一边修、一边用,全站到发和编组只有11股道、1个站台。站舍修起来了,是用石头和石灰切成的“干打垒”。


  六盘水火车站一天只有一趟列车,从昆明驶出,至水城西站大概晚上九点钟,第二天早上才能到贵阳。戴明盛常常往返于水城西站、六枝站之间,远远眺望,只有高原上空的繁星点点,和静夜中亮着灯的站舍。


  那一年之后,六盘水发生了许多大事——


  冶金部下达水城钢铁厂设计任务书,其规模为年产铁50万吨;


  鞍山钢铁公司首批援建水城钢铁厂的队伍到水城;


  水城钢铁厂自备发电厂建成发电;


  水城磷肥厂开工兴建……


  那一年之后,安静而简陋的小站也不断蜕变——


  1982年,水城西站正式晋升为二等站;


  1988年3月1日,水城西站更名为六盘水站;


  1989年6月13日,六盘水第二代站房建成,六盘水站成为贵昆线上较大的物资集散地,客运量、货运吞吐量节节攀升。


  逢年过节,天南海北的乡音聚集在站台上,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孩子,悠长的鸣笛声,车轮滚滚载满乡愁。戴盛明见证着绿皮火车一轨接一轨前行,迎接从广西、云南等地运来的肉食、猪油、香烟,也送走无数的过客和一车车煤炭。


  黔行要道  纳车水马龙


  从最初“秦开三尺道”,到明清驿站传递官方公文、招待官员往来、推进民间贸易,再到当代“火车拉来的城市”,六盘水这座黔滇过境要道,注定要担当国家西南重要通道的历史角色。


  贵昆铁路通车,让六盘水市铁路、公路货物中转量和搬运装卸量激增。提升铁路运能迫在眉睫。


六盘水火车站第一代站房:水城西站开站首冬。(六盘水车务段供图)


  上世纪80年代,铁道部先后对贵昆铁路、湘黔铁路(大龙到贵阳段)和川黔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


  1985年,贵昆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后,贵昆铁路贵阳至六盘水间的上行输送能力增加至每年2220万吨,六盘水、宣威间输送能力增加至每年2330万吨。煤、磷等丰富煤矿运出大山,六盘水再次在时代的洪流中前行。


  这只是贵州省第三次铁路建设大潮的序幕。一个更雄伟的铁路建设计划已在南昆线紧张实施——株州到六盘水复线,内昆线、六柏(柏果)线、隆筑线、渝怀线建设即将启幕。


六盘水火车站第一代站房:图为60年代的“干打垒”站房水城西站(现为六盘水站)


  好风凭借力。从解放前境内没有一条铁路,到1968年历史拐点,六盘水一路向前,1982年4月11日,该市第一列车载着820吨出口煤从水城发往湛江港。


  1998年水柏、株六复线、内昆、南昆线和六盘水南编组站加速建设,六盘水境内一张完善的铁路网络就此形成,“西南煤都”名不虚传,焦煤除了供应本省外,还远销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市、自治区)。


绿色交通。张家裕 摄


  2015年12月1日,六盘水火车站第三代站房投入使用,信息化车站成为西南铁路新枢纽。戴明盛也早已退休,他的儿子戴礼玲现任六盘水站站长。


  与父辈工作环境不同的是,车站新增了微机售票、电子售票机。但记忆却是相同的:1966年,六盘水站旅客发送28.2万人、年货物发送量41.1万吨;2000年,旅客发送253.9万人、年货物发送量555.5万吨;2018年,旅客发送743.1万人,年货物发送量1114.3万吨。


  沿着铁轨一路的岁月仍如当年,旅客们的声音里依旧充斥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更多人为六盘水的风景踏歌而来。


  黔行大道  迎四海宾朋


  道路,是承载历史的轨迹,也是城市发展的足迹。


  如今六盘水驶出的列车,从缓慢行驶的绿皮火车,提速成为了“和谐号”,铁路网四通八达,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一枝独放不是春,快速发展倒逼着新的“破茧”,构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在内的立体交通网,是下一个新目标。


沪昆高铁盘州段。胡国书 摄


  1987年,六盘水市开始建设高等级公路。1990年,六盘水迎来县乡公路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基本构成全市地方公路南北通道的主骨架。


  2001年底,六盘水县、乡公路近两千,却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在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六盘水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在2003年的六盘水市公路交通建设规划提纲中,勾勒出公路交通规划的总体目标——


  规划东西向、南北向的高速公路骨架,形成南下出海、背上入江、东连贵阳、西进云南的快速通道,把六盘水市建设成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公路规划总体布以“二横一纵”为主骨架,“十四条区域通道”为主干线,通乡公路、旅游公路、联网公路、经济公路为联络线,通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


  没有比脚更高的山,从家门口出行到城市朋友圈,六盘水一点一点掘出路网。


  2000年实现乡乡通公路,2007年实现村村通公路,2010年实现乡乡通油路;2015年,六盘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月照机场建成通航,航班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同年底,六盘水市已建成高速公路共 320 公里。


  六盘水成为贵州省第二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市(州)。


第二代站房六盘水火车站:六盘水站美景。退休老职工 林泊桑 摄(六盘水车务段供图)


  阡陌纵横的交通如筋骨疏通,促进城市“成长”。2018年,六盘水开始“提速”。六威高速如期建成,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40公里,形成市中心城区高速公路环线和贵州资源富集地区南连环北部湾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快捷通道,形成“三横一纵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从六盘水市区到威宁将由原来的2个半小时缩短为1小时,到云南省昭通市将由原来的5个半小时缩短为2小时,大大拉动和促进了“川、滇、黔”能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和物流往来,拉动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充分发挥六盘水在“北上入川、南下入海”的关键交通枢纽作用。


  “给力”的交通,让红利不断辐射,全市共建成“组组通”公路6434公里,沟通3069个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畅,沿线120万群众受益。


  黔行好道  乘发展东风


  路好,一好百好。


  农业产业“异军突起”,“凉都三宝”风行天下。六盘水加快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特色产业达397万亩,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全国第一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图为70年代,六盘水车务段调车组职工正在进行调车作业


  水城春早春茶以出茶时间早独步天下,“弥你红”红心猕猴桃远销海外,刺梨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修一条路,带出一片产业集群,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交通+”新模式正集聚发挥乘法效应,裂变出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形成了一条条民心路、幸福小康路、特色致富路、民族团结路、乡村振兴路、平安放心路。


  路通,一通百通。


  日益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打开山门连接内外,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六盘水的交通从迈近一步,到重要一环,而今,朝着又朝着速度进军,为提升城市形象、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继续前行。


  道路,在六盘水这方水土上是交通要道,更是发展快车道。


  山,曾是自然屏障,许多旅游资源也隐匿在贵州群山之中。而因路带来的改变,也让贵山贵水在一张立体交通网的崛起中被重新解读。


  从公路、到航空、高铁建设,打通发展大动脉,城市不断发展,道路往外走,也更多接纳,奔腾不息的道路延展,续写出更多的希望。


  迎面而来的正是全省旅游业持续“井喷”,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农业革命,加快建设国家级三大实验区等,交通必将是率先突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支撑。交通运输部高位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贵州作为建设交通强国的西部地区试点省份,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六盘水迎浪而上,从“江南煤都”蜕变为“中国凉都”,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抓造林绿化,上演一场工业城市向一路向“绿”而行的好戏,更让这座因大三线崛起的城市平添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天、地、人、和”打响品牌,成为贵州旅游业“黑马”。


图为70年代,六盘水车务段职工正在六盘水站进行扳道作业。(六盘水车务段供图)


  六盘水持续发力打响“中国凉都”旅游业品牌,持续发力打造凉都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业从无到有、有中变优,不断创造着大山的精彩——


  建成A级以上景区27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8个、天然滑雪场4个;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获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成功打造了“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旅游品牌。


  蓝天白云常相伴,峰丛湿地绿相融。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一个依靠资源的煤矿型城市向一个经营气候的休闲型城市转变,实现了从“黑”到“绿”的全面转型。


  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在绿色的靓丽的底色上,一路负重追赶,一路创新创业,开辟了一条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之路。


西南大动脉,六盘水南编组站于1998年6月26日和内昆铁路、株六复线同步正式建设,站场全长约5公里。李广荣摄


  2018年,六盘水全市接待游客4231.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01%和50.16%。


  路,让更多的人回家了。


  贵州岚腾旅行社总经理胡宸衣,2011年,从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回到六盘水,作为从事旅游行业的新一代“三线人”,胡宸衣还常常兼职“三线代言人”。


  “带着旅客参观我们的‘三线特色街区’、‘三线博物馆’的时候,都会给他们介绍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对六盘水这座城市的意义,给他们介绍三线精神,讲述我爷爷他们那辈人曾经的故事。”


  胡宸衣谨记爷爷的话:“以前我们为了建设,让这里有了黑山、黑水。现在大旗交给你们,一定要还这里的青山、绿水。”


  接过接力棒,在立足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依托上一辈打下的坚实工业基础以及本土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做足了煤文章。


  如今,接棒者任重道远,需要他们付诸努力的,将会是以发展旅游、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期在链接好煤炭产业的基础上,“两条腿走路”补齐六盘水产业发展“短板”。与青山绿树作伴,气候宜人的六盘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前来纳凉的游人。


  从家门口到山门外,阡陌纵横因路而四通八达,曾经的大山,在流动中山门大开。俯瞰凉都大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穿山越岭,高耸的桥梁、宽阔的隧道、坚固的边坡、四面的美景,出山跨海都因路,变得不再遥远。


  道路,更让破茧化蝶的六盘水,沐浴着时代的春风,借力快速通道,用贵山芳华书写腾飞发展。


  在追求速度的年代,中国版的速度和激情也在六盘水的大地上成为新的追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不仅催动了沿线人流的互通,更为枢纽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从“探路者”到“开拓者”,“奋跑者”;从满怀期盼的“走出去”再到满怀信心地“走回来”,六盘水的交通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力前行的赶超,铸就了大山一样的笃定和自信,这样的速度与激情正在贵州的大山里碰撞出一片灿灿星河,星火散落人间——那是流动时光里的黔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诗宗 魏容 顾冰洁

  海报设计 聂婧文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