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独家策划 > 正文

贵州避暑旅游季 | 为何要“打卡”贵州·到山间田园享受“森呼吸”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暑气熏蒸,智慧的古人对如何觅得清凉了然于心——到山间田园去,享受“森呼吸”。


  如今,炎炎夏日,到“避暑去贵州”成为众多游客争相谈论的话题。


绥阳清溪峡 绥阳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随着贵州率先完成县县通高速,贵广、沪昆、渝黔等高铁线路开通,航空客运、水路航运交织形成的立体化交通优势,让贵州的青山碧水不再遥远。越过山峦起伏,穿过茂林云海,眨眼时间,便能进入一片清凉世界。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夏季旅游,体感温度在18℃到28℃之间的旅游目的地舒适度最高。


  夏季平均温度只有23℃的贵州,被誉为“绿色走廊”的贵州,拥有众多“中国避暑名城”以及多个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等避暑度假目的地的贵州,怀揣着一丝清凉、一抹绿色、一缕乡愁,静待八方游客前来体验避暑天堂的独特魅力,享受与众不同的山水人文盛宴。


航拍开阳十里画廊景区一角 开阳县供图


  “一帘溪声琴上弦,十里人家画中诗。”贵阳市开阳县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景区,由布依村寨农家小院改造的民宿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伸手摘杨梅,出门赏荷花,还可体验酿酒、打糍粑、推豆腐、碾米、榨油的农家生活,别是一番消夏感受。


  驾车飞驰在平均海拔2500多米的乌蒙大草原上,自有习习凉风。蜿蜒的山路、清澈的泉水、成群的牛羊,还有一座座巨大的风车,仿若“云端上的天空之境”。若要留宿草原,还可以入住帐篷酒店,赏明星皓月,观浩渺苍穹。


  “亲水游”,在夏季更是必不可少。在天赐自然的贵州,飞瀑流泉映成趣,河谷漂流浪花回旋,“银发族”可漫步峭壁栈道,饱览两岸陡崖风光;亲子游能一展身手,攀岩探险……无论哪一项都称得上“凉”心推荐。


绥阳双河溶洞绥阳县文体旅游局供图


  溶洞纳凉、山峰避暑、古镇静心、竹海吸氧、茶海品茗……在多元化体验的需求下,依托自然山水资源载体,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打造出越来越丰富的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2017年,贵州实施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3年行动,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等9项旅游扶贫工程。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火爆喜人,涌现了建设美丽乡村整村脱贫的“花茂路径”、互联网+旅游扶贫的“好花红模式”、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西江样本”等助推脱贫先进典型和一大批特色旅游乡村。


  现在,贵州有545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居全国第二;213个村寨入选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堪称原生态民族博物馆。灵山秀水间,一个个美丽村寨串起了体验绝美乡愁、触碰自然与生命最纯净的纽带。


 航拍堂安侗寨 贺俊怡  


  四面青山,峰峦叠嶂,黔东南黎平县堂安侗寨不仅有古朴美丽的梯田,作为侗族生态博物馆,数百年延续下来的的禾晾、谷仓、水碾、石碓、井亭、萨堂述说着农耕文明的历史,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世外桃源。


  流水潺潺,古树森森,小桥映虹,奇峰傍寺。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里,村民与1200余株树龄300年以上的古银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灰瓦砖墙,炊烟袅袅,人间胜景浑然天成。


  贵州,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之地。被凉爽的气候、秀美风景吸引而走进贵州的游客,也一定会被山居生活留住脚步,放下忙碌。


  从卖风景、卖气候到卖生活、卖乡愁,贵州游客接待量连年井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贵州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超过3500个,农家乐近万家。2016年以来,旅游产业累计带动全省100余万人受益脱贫。


丹寨万达旅游小镇 丹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凉”资源不断释放“热”能量。


  从前“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的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如今依托红军文化广场、大木古布依寨、二洞天生桥、滑草场、月华山镜寺等10余处景点,吸引了大批周边省市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打出“丹霞第一漂”的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通过运营漂流旅游项目和相关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村集体旅游收入400多万元,村民“家家有产业,户户是股东,人人有保险”,年人均收入达到16820元。


  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只有3000多人的社区能接待上万游客避暑休闲,全社区714户村民中有485户经营着乡村旅馆。住在村民家中,采摘村民种的果蔬,吃着村民炒的农家菜,参加村民的家庭文艺表演,避暑客觉得自己也成了“山堡人”。


黔东南黄平旧州古镇 龙金艺 摄


  着眼新理念新要求,贵州旅游不断提质升级、推陈出新。


  匠心绘制,串珠成链,前不久,贵州新推出“100条精品旅游路线”“放飞心情乡村游”10条乡村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等一批新景区、新产品、新线路。


  黔东南的苗村侗寨,古朴精妙的民居,怡然自乐的生活习俗,让游客找到“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遵义的“乡愁”花茂村,铜仁“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云舍村,万峰林下的纳孔布依村等美丽村寨,各美其美,身临其中,自会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惬意。


  随着着疫情后各行业复苏,贵州旅游按下“重启键”,多彩贵州文化旅游消费券、文化旅游惠民券的持续发放,“一码游贵州”的重磅推出等一系列“组合拳”“大手笔”,“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的旅游品牌将持续升温,前景可期。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庞博

编辑 王琳

编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