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独家策划 > 正文

【天眼聚焦】幸福不是毛毛雨,村民老王家的“生态账本”曝光

  “竹子卖了4万,生态鱼卖了3万,挖笋挣了1.3万,平时打零工收入3万,去年少说有11万进账。估计今年会更多,集体经济分红,可能还有1万多呢。”

  老王扳起指头晒着他的“生态账本”,一脸掩饰不住的幸福。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村民老王叫王长禄,是赤水市大荣村的上门女婿,重庆人。“嫁”过来10多年,依靠绿水青山,吃的是“生态饭”,种的是“摇钱树”,日子越过越巴适。

  如今,他不仅买了摩托车,还在赤水买了套商品房,方便两个双胞胎儿子读初中。

  20年前的大荣村,曾是边远落后的“后进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山高坡陡,无特色产业,尤其是老王所在插腊沟村民组,河沟里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取暖做饭,全靠伐木砍柴,山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妻子王三会把头发挽到耳后回忆说,上山的竹子,稀稀拉拉,家家户户都是“鸡窝地”“巴掌田”,破碎零散,守着绿水青山,过的却是穷日子。

  由于交通不便,竹子卖不出去,只能加工成筷子,用背篼往外送。

  小时候,打着火把上学,要走2个小时。山路露水多,书包里除了要多备一双鞋换外,还要负责把筷子拿到镇上卖。“360双筷子,卖4块钱。三姊妹的学费全靠它。”提起这些,王三会总是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致富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看见身边的榜样。

  2002年,大荣村打响“退耕还竹”第一枪,老王的岳父第一个站出来砸自家“饭碗”。

  “他放干了家里15.8亩稻田的水,全部改种竹子。”老王说,当时村里长辈指着我家说,“把祖祖辈辈种的田毁了,看你们以后饿饭怎么办?到时候哭不出来,就吃竹子嘛。”

  直到3年后,村民才彻底“调整”态度。第一笔退耕还林的补贴3400元送到老王家,周围的村民开始坐不住了,也纷纷跟着种竹子。山上又重新披上绿装,好些村民连过去的背柴绳都找不到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大季挖冬笋,小季挖春笋。”老王指着对面的山霸气地说,这座山、那座山、还有后面那座,都是我家的,一共60亩竹林,一年四季都有绿色食品。

  去年,赤水笋子的价格,蹭蹭蹭往上涨,成了抢手货。老王每次挖笋,都像是在挖宝,只恨自己手脚慢。

  靠山吃山。老王的绿色产业,每年最多忙4个月,就能挣过去一年都挣不到的钱。剩下的大把时间,干什么呢?

  看着满山翠绿、溪流澄澈,老王主动流转4亩地,跟着大伙摸索生态鱼养殖。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老王养的鱼,以吃竹叶和苞谷为主,不喂饲料,销路出奇的好。尝到了甜头的老王,后悔当初胆子不够大,没有流转更多的土地。

  “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如今,大荣村家家户户有竹林。去年,大荣村的森林覆盖率达94%。生态鱼,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村里大力发展竹产业、生态鱼、林下养鸡等,去年,人均收入已超过1.6万元。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的生态鱼销售额将在500万元以上。

  大荣村位于黔北边陲的赤水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今天的赤水,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成为贵州省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个脱贫出列县。

  幸福要靠大家共同创造。依托131万亩竹海和世界丹霞地貌等资源,赤水20余万农民像老王一样,吃上“生态饭”。赤水故事,诉说着贵州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努力。

  “爸爸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年产1万斤笋子。这个愿望早就实现了。”老王笑着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巍娥

  责任编辑 周文君